瞧见那位几乎要跪到地缝里的太子妃,老朱心头的火气霎时灭了大半。</P>
就算要责备吕氏,话语里头也没了先前的锐气:</P>
“你怎会在此?不是吩咐过你不准外出吗?我的禁令对你不管用了是吧!”</P>
吕氏趴在地上,规规矩矩的,丝毫没有抬头的意思:</P>
“回皇上,我并非有意违抗您的禁令,实在是忧心允炆和允熥这两个孩子。”</P>
“特地吩咐厨房备了饭菜和点心,还亲自送来。”</P>
“也是怕下人们手脚不干净,才不让食物经过别人之手。”</P>
“但确实是我违背了您的命令,罪无可恕,请父皇惩罚。”</P>
吕氏说话时,特意加重了“不干净”三字,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下毒之类的勾当。</P>
她正是想借此理由,求得老朱的共鸣,得以逃过惩处。</P>
毕竟,老朱对此类事情一向重视。</P>
早年间,三皇子朱棡因厨师做的饭菜不合口味,狠狠责罚了那位厨师。</P>
老朱得知后,把朱棡唤来,引经据典,意在告诫朱棡对厨师不可太过严苛。</P>
毕竟,厨师掌管的是入口之物,若真严厉过了头,一个不慎,下毒之事便能让人生死一线。</P>
即便不是下毒,心怀怨恨的厨师往饭菜里吐口水,也足以让人恶心至极。</P>
因此,听了吕氏的话,老朱也赞同地点点头:“太子妃心细如丝,照料孩子很是周到,辛苦你了,你的用心,朕铭记于心。”</P>
“前阵子,朕让老吕移出钟山,确实是考虑不周。”</P>
朱元璋说到此处,便不再继续,毕竟向儿媳认错,显得有些失了威严。</P>
于是话锋一转:“朕的意思是,吕本已去世多年,墓地破旧,不如拆了重建修缮一番。”</P>
朱元璋急中生智,找了个自认为不错的理由,连他自己都差点信以为真。</P>
“没错,我当时正是这么打算的。”</P>
“原想重修吕本的墓,后来一想,不如等我百年之后,让你父亲伴葬皇陵。”</P>
吕氏见老朱情真意切,没打断他的表演,反而配合了起来。</P>
下一瞬,只见她泪如泉涌,抽泣道:</P>
“父亲去世多年,能得到皇上的挂念,是他的福分。”</P>
“也不枉他对大明朝的一片忠心。”</P>
凭她对这位老人家的了解,这话定是他即兴编的。</P>
朱元璋见吕氏哭得楚楚动人,之前的怒气烟消云散,甚至伸手欲扶她起身。</P>
但手刚伸出,他又缩了回去,改向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眼睛长哪儿去了,还不快把主子扶起来。”</P>
朱元璋从不委屈自己,看中的美人皆纳入后宫,甚至包括异国佳丽。</P>
但他注重礼数,讲规矩。</P>
一时动容,想扶吕氏,可转念一想,吕氏终归是自己的儿媳,如今又守寡,过分亲近实为不妥。</P>
索性作罢,让旁人来搀扶。</P>
吕氏被身边人搀起,整个人倚在宫女身上,仿佛不借力便站不稳。</P>
演戏要演全套,此时若不够真诚,怕老朱会误会她心中不满。</P>
果不其然,朱元璋见吕氏这般可怜,心里生出几分愧疚。</P>
不管怎样,吕氏陪伴标儿多年,育有三子。</P>
即使无功也有苦劳。</P>
就凭这点,朕也不能薄待吕本。</P>
前几日一时冲动,挪动了老吕的坟,这个决定确实过分了。</P>
即便对吕氏之前的行为有所不满,也该为她膝下的孩子们考虑。</P>
“从此以后,你自由行动,朕不再限制你。”</P>
“但你往后必须严于律己,不该做的事莫要做。”</P>
“将来允炆封王就藩,我可以允你随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