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宫 漱玉阁</P>
此阁通体由翠玉竹制,精美大雅,</P>
阁中置一泥炉,泥炉上烧着无盖茶壶,</P>
茶壶内有红枣、龙眼、桂花,各种颜色在沸腾的茶水中,争相拥着细根绿茶叶,</P>
围着茶壶周围,泥炉边缘处,被随手放着几个橘子,橘皮被烘得发黑,</P>
带着冬意的寒风吹过,卷起淡淡清香。</P>
太子少傅董仲舒身披黑色大氅,用木根插进隔网,拨弄着炭火,</P>
刘据紧紧裹着旃裘,只露出一颗小脑袋。</P>
董仲舒见状,呵呵一笑,起身将窗杦半掩,</P>
“茶好了。”</P>
“先生,我来吧。”</P>
“烫,我来。”董仲舒婉拒,用手抓住厚布,再用厚布抓起茶壶,分倒两盏,“殿下,来。”</P>
“多谢先生。”</P>
刘据双手接过白玉素花茶盏。</P>
“殿下,”董仲舒笑了笑,“侯爷在塞外,频频立功,明年开春又要大战,到时候,大将军将统制天下兵马,</P>
有此二位,卫家可谓是如日中天。”</P>
说罢,董仲舒看向殿下,</P>
刘据将本送到嘴巴的茶盏一滞,脸上非但无喜,反有忧色。</P>
见状,董仲舒暗中点了点头。</P>
天道忌满,人道更如是。</P>
若把卫家比作一茶盏,这茶盏已经盛了七分,再满就要溢出来了。</P>
太子东宫的任何人都能高兴,唯独太子本人不可以!</P>
“殿下,淮南王谋反,淮南国多年来通信朝廷悉数获得,</P>
大将军便是以此知道赵信为匈奴人。</P>
然而,淮南王在入京前就与窦家有书信往来,按理说这书信早该被送上京了,可为何没有一点风声?”</P>
刘据不解道,</P>
“先生,您怎么知道,淮南王和窦家有书信往来。”</P>
“咳咳咳!”</P>
董仲舒瞬间破功,忙拿起一个橘子,忍着滚烫,给殿下拨开,</P>
“殿下,吃橘子。”</P>
刘据接过被剥好的橘子,将信将疑的看向董仲舒,</P>
“先生,您有事瞒我。”</P>
“没有!绝对没有!”董仲舒怕殿下再问,忙继续道,“这些书信,是被陛下按住了。”</P>
刘据点点头,</P>
其实从陈阿娇被放出来,就能看出来,便宜老爹要扶着窦家,使其不至于太强、又不至于太弱。</P>
那是为了对付谁呢?</P>
谜底呼之欲出。</P>
董仲舒神色平静,</P>
替窦家与淮南王通信,这书信,就是自己写的。</P>
也就是说,</P>
陛下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一切,但却装作不知道,</P>
这并不代表陛下会忘了这事,</P>
陛下是要留着这机会,等到某一天,来秋后算账。</P>
对刘彻,董仲舒实在太懂了。</P>
董仲舒又望向太子据,眼底希望闪动,</P>
只希望在那一天来临前,自己对殿下,已经倾囊相授了。</P>
“大将军和冠军侯,</P>
只要战事一开,所有武人都要仰其鼻息,</P>
朝堂上势力粗略一分,分文武两派,殿下,您完全不用担心武将对您的支持。</P>
但是.....”</P>
董仲舒用干瘦细长的手指,在茶盏中一点,于桌案上快速写出了十几个名字,</P>
刘据凝神看过去,</P>
“殿下,这些都是支持窦家的官员。”</P>
公孙弘、司马相如等名字赫然在列。</P>
以水代笔,水渍在梨木桌案上逐渐变浅,董仲舒在案上随手一拂,十几个名字被抹掉大半,</P>
董仲舒目光灼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