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多半是因为那里,马上就要选秀的缘故,从传出王家小姐貌美之名,直到获得参选资格,都是他们计划好的。</P>
而且他们还将大部分证据都销毁了,好在雁过留痕,原来只是没人查,现在却是清楚明了。</P>
本来在修仙者的地盘,朝廷官员大多形同虚设,也没有什么实际的管辖权。可当初因为救灾的事情,修仙界和世俗界约定好了互通有无。</P>
修仙界当时也是建了籍的,虽然对于世家内部朝廷还是一无所知,可对于他们辖下的普通百姓,朝廷却因此略知一二的。</P>
那李美人原始户籍就是在那王家的地盘,记录的也是王姓,经过当地官员的走访可以知道,他们自称是王家的旁支,只是关系已经很远。</P>
因为他们这一支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有天赋的修者,最后便淡出了王家主支,在世俗界生活,帮着打理一些王家在世俗界的产业。</P>
看着手里的资料,李辰熙的眉头不由皱起,东西并不多她很快就看完了,怎么又是王家旁支?</P>
李辰熙想起当初从边城出来,遇到的作恶的那些人,也是王家旁支,欺侮百姓!谋害皇室!修仙不像修仙,入世不像入世,这些王家旁支到底想要做什么?</P>
李辰熙相信刘玦他们不会作假,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欺骗她,毕竟若单纯为了骗她,编出这么一套说辞,得罪修仙界第一世家,傻子都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P>
李辰熙想到这段时间和王晨曦相处,还有当初秘境外看到的王家人,还有那王家小公子,他们都是品行上好的人,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在她面前伪装,李辰熙一时之间有些迷茫。</P>
思来想去李辰熙只能认为,是不是家族大了管理疏漏?所以才会出现些许蛀虫?</P>
人们不是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许王家运气不好,或者说她运气不好,那么寸就那么几只害群之马,还正好都让她给遇到了。</P>
若真是这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李辰熙想着找个机会,还是要提醒一下姐姐,对于那些旁支也要加强管理,不能让他们打着王家的名号为非作歹。</P>
一个家族的传承,若是断在这些微末小事上就太不值当了。</P>
刘玦见李辰熙拿着资料看完了,却没有说话,明显在思索着什么问题。</P>
想到李辰熙和王晨曦的关系,刘玦替她提出了问题:“皇兄,这资料上只有那旁人听到李美人一家自称是王家远支,王家人可有一言半语?”</P>
“这一点我们没有确认,我们的人不敢去查,但根据其他线索综合起来,还是有几分可信的,毕竟他们一家,原本确实是在王家的产业做事”,刘珪当然知道李辰熙他们是在想什么,遗憾的摇摇头。</P>
李辰熙听着刘珪的答复,问道:“京都王家驻地管事,我记得就是王家主宅出来的,难道不可以同他查验。”</P>
刘珪如何不知,解释道:“我们的人是私下查的,到现在我们也并不能确认,到底是那些修仙者在针对我们,王家人自然也不能排除嫌疑”。</P>
刘珪颇有些不甘的愤愤不平,语气都急了三分,“本是我龙国领土,却因为这些修仙世家的存在让我们的官员名存实亡,做事束手束脚,能查到这些已经是他们能力出众了”。</P>
刘珪明显还想再说什么,却在看到下方的李辰熙就,想到她修仙者的身份,有那么几分尴尬的住了嘴,没有再继续。</P>
李辰熙听到刘珪的话,倒是没有太异常的反应,他是龙国的帝王,在他的地盘出现了这么一群不受控,而且明显干不掉的人,还占据了名山大川,烦恼是必然的。</P>
只是李辰熙她自己也是那不受控的人之一,只好摸摸鼻子,装作没有听懂他的话,故作自然的接话,“让普通人去查那修仙者,能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查到这些资料,他们确实已经很能干了。”</P>
刘玦知道他二哥的意思,昨天他二哥就建议他自己来唱白脸,他唱红脸,让他使手段将李辰熙忽悠到他们这一方。</P>
刘玦并不认可,他认为应对李辰熙这类人,真诚才是最好的武器,虽然会更加费时费力,却不用担心被反噬。</P>
而且以他和李辰熙的接触,以及对她的了解,她就算不能和他们站在一方,至少不会成为阻碍,过多的手段反而可能弄巧成拙,甚至有可能将她推到对立面。</P>
李辰熙本就是世俗出身,虽然她现在是修仙者,可刘玦认为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知道她父亲的事,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修仙者所为的前提下,她和他们有着天然的同盟基础。</P>
现阶段他们虽然一时查不出原由,不能让她立刻立场坚定的站在她们这一边,只要她继续和他一起查案,建立起情谊,在必要时他相信她会帮助他们的。</P>
而且这一点也不完全就是刘玦的推测,李辰熙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她父亲影响颇深,底子上的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是抹不去的。</P>
对于这类人,用手段是下下之策,因为一旦被拆穿,很难再有转圜的余地,刘玦不用表示什么,一个眼神刘珪就懂了。</P>
刘珪见刘玦没有配合他,也就不再继续,他当然认可他五弟说的话。只是他也有他的考虑,他弟弟想用真心换真心,当然可以,不妨碍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手段,让这个过程更加容易。</P>
现在刘玦的表现让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除了给他们提供一些后勤帮助,几乎就不用他插手了。</P>
这些年龙国一直压在刘珪身上,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没人知道,需要处理的事情又有多少,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的事,他便不愿意多费精力。他精力有限,需要用最少的代价处理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