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海牙惨案(二)(2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332 字 7个月前

鲱鱼问题。

后世的人,说起荷兰的崛起,总会说起一个叫威廉姆的渔民,和他用一把小刀一个操作就把鲱鱼去掉内脏方便储存的故事。

腌鲱鱼好不好吃不说,但鲱鱼作为荷兰崛起的一种标志物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从这个问题入手搞操作,康不怠的选择可谓是非常的取巧。

他知道英西战争爆发的“詹金斯耳朵事件”,所以要依样画葫芦,那就花钱去找了一位曾经的渔船船主。

荷兰的捕鱼业衰落,当然不只是英国的问题。

实际上,丹麦人也抓荷兰人的渔船、瑞典人也抓。法国人甚至还出台了法令,在法国船运能力远远不足的情况下,还专门出台了针对荷兰渔业的法令:咸鱼,不能用荷兰船装货,抓着就没收。

但是,引导舆论,关键在于切入点,以及舆论引导者的选择。

你说丹麦人、法国人、普鲁士人、瑞典人,都在抓荷兰的渔船,和我专门找个被英国人欺负过的渔船船长来煽动舆论,有什么关系吗?

46年二月份,康不怠通过刘钰当年留在荷兰的情报网,找到了一位完美符合“完美受害者”身份的荷兰前渔船的船长。

人生经历也很简单。

浓缩起来,就一句话。

打渔,被英国人把鱼抢跑了,自己还挨了顿打,眼睛被英国巡逻船上的人爆锤了几下,回来后瞎了。

这年月,也没有什么公认的国际法。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的寒流交汇,天生鲱鱼以养人。现在又没有十二海里、专属经济区、领海之类的国际法公约,那自然就只剩下一个真理了:炮舰射程。

荷兰起家,就是靠抓鲱鱼起家的,都快成荷兰崛起的象征了。

北海渔场到底是谁的?

荷兰人觉得,当然是自己的,自己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在那打渔了,凭啥说是英国的?

法国虽然在咸鱼问题上,也限制荷兰。但是,法国的海军实力,也不可能去北海渔场去“执法”。

故而康不怠选择的方向,正是一个完美的避开法国问题、将仇恨引向英国的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找到之后,下一步的计划也非常简单。

去街头哭诉,叫人民报之以同情、叫伴随着荷兰衰落渔业受限的前渔业从业者们共情。

煽动舆论。

花钱,暗地里将这些人组织起来。

沿途提供吃喝、请愿的费用。

再雇佣一些无业的乞丐——据说,黄金时代,即便是阿姆斯特丹街头的乞丐,都能找一份给画家当模特的工作——黄金时代结束后,这些乞丐或者无业游民们在刘钰来到阿姆斯特丹后,倒也享受了一下黄金时代的待遇,那时候刘钰花钱雇他们传播流言蜚语、散发小报,传播谶纬童谣、制造不满情绪。

这些乞丐都是老专业户了,自从刘钰离开阿姆斯特丹之后,他们的日子又不好过了,也没得钱用。

如今居然又有人找他们做事,那还不是轻车熟路?

一天25个铜子,包吃,这还不是随随便便组织起来几百人?

组织起来后,再加上那些真的渔民、渔业前从业人员,便朝着海牙进发了。

他们当然是有诉求的。

诉求就是,希望执政官大人,以英王女婿的身份,或者利用我们荷兰人的“王后”、大英的长公主,跟英国人说一声,能不能不要再欺压荷兰的捕鱼业了?

从一开始组织的时候,康不怠就知道结果。

所以也早早开出了价码:

被打断胳膊,十两;被卸一条腿,三十两;肋骨被打断,十五两;被开枪打死,一百五两。

因为,人群里,除了乞丐、真正的渔民,还有一堆专业的。他们负责煽风点火,在适当的时候,鼓动人群冲击海牙宫廷,制造点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