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1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791 字 7个月前

,!

“治标?治本?”

这两个词汇,老皇帝这些年听过不知道多少遍了。

只不过,这时候从刘玉的嘴里说出来,皇帝听起来还是很新奇的。

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后,皇帝无声地笑了笑,背对着刘玉,澹澹道:“夫子言,大道之行,天下大治。不知大道,何以治本?”

“治本便不想了。”

“朕看过你写的一些文章,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这世界,是讲物质的。”

“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

“除此之外,无论大道、德行、乃至三皇五帝、三代之治、甚至文武复生,能不能解决你所言的山东人均三亩地、亩产不过百余斤的现状?”

“若能解决,则可大治。”

“若不能解决,就是重复三代、克己复礼,难道只靠礼,便不用吃饭了?”

“太宗皇帝曾言,千言万语,不过一句话:老百姓吃不饱饭,是要造反的。”

“均田也好、限田也罢,解决的不是亩产百余斤、人均三亩地的事。解决的是有人阡陌相连、有人无立锥之地的事。”

“但这件事,终究无法解决亩产百余斤、人均三五亩的问题。”

刘玉闻言,心想自己当初修铁路忽悠皇帝的那一套,就是变种的洋务运动思维。政治上的保守派,未必不是技术上的革新派。

如今皇帝说的这番话,其实并不对。

的确,均田也好、限田也罢,不能变出来土地。

但是,想要解决亩产的问题,需要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巨大冲击,又必然先让小农痛不欲生;而痛不欲生的小农,当然不肯如那些进步主义者所言,安安稳稳地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是以,均田、限田的问题,是大顺转型的必由之路。

之所以说这是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大顺的特殊情况所导致的。

还是那句话,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几百万人口。而大顺,不缺人口。

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市场。而大顺,现在阔有从好望角以东的直到太平洋彼岸的广阔市场。

大顺有没有老马说的那种“纺织机在一定‘情形’下才是资本”的情形?

有。

大顺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不是一定要从农业起步?

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而大顺的农业,在此时,就是世界农业亩均生产力的巅峰。当然,不是人均,而是亩均,但大顺暂时也并不需要考虑人均农业生产力从而空出足够的人口投入工业这件事。

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把劳动和生产资料剥离。而在此时,在前工业时代,指的就是“农业”、“土地”,把劳动和土地分离。

这个前提,大顺在很早前就已经完成了。

欧洲的农民和土地分离困难的原因,是因为浓厚的封建制,使得土地的私有制、买卖、产权、排他性所有权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的不清晰。

英国圈地运动,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村社公地,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

而在大顺,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什么叫村社公地?或者说,什么叫“公地”?

前工业时代,手工业时代晚期,资本主义前期,要发展,无非需要那么几样东西。

对欧洲来说,老马说,手工业这破玩意儿,大家水平都差毬不多,所以需要国家强力,来获得殖民地、市场、以及关税对内保护。

这话,不错。

哪怕是大顺特产的茶叶,若无国家强力保护,也会被人偷走。

而大顺这些年发展的国家强力,解决了殖民地、市场等问题。又因为大顺的白银问题和物价革命问题,使得大顺不需要考虑关税对内保护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一战结束后,已经解决了。

人口,尤其是劳动和生产资料剥离的人口……大顺随随便便一场天灾,就能搞出一个足够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工业人口。

第一次工业革命,百万级人口就足够。

剩下的,资本、原始积累、货币、金银、原材料、技术……实际上,这些东西大顺现在都不缺。

所以,实际上,此时此刻,大顺已经完全攒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部前置条件,并且是完全可以顺利爆发的。

一个山东,此时大约2800万人口。

松苏地区,当然,包括南京、徐州等地,全算上,320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