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觉僧人庄严道:“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P>
耀台低头合十,“弟子知晓。”</P>
大殿之内,烛火通明。</P>
神台之上,佛陀高坐,金身巍峨,神台之下,师父传道,弟子解惑。</P>
“既是修佛,也要修己,人在书中求佛性,人性却在书本之外,咱们梵刹山的僧人从登山开始便是一叶落花,落地消泥土,福报永恩泽,而成佛之日,便是落地之时。”</P>
佛音最后,老僧手中转动念珠,口中所言,似有繁花盛开,见之无不心神通明澄澈,好似以水观己,清晰入眼。</P>
耀台这次没再低头,反而直起腰杆,问道:“师父,如果修行只为落叶归根,那么我们成佛还有何用?”</P>
明觉僧人微笑答道:“因为‘南无阿弥陀佛’。”</P>
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所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予浊恶众生。</P>
今夜的传道在蜡烛坠泪千滴中结束。</P>
走出大殿,拾级而下。</P>
来到一棵月桂树下,年轻僧人面朝枝繁叶茂,老树昌隆的古树,思绪悠悠。</P>
摸了摸光头,神情茫然。</P>
明觉僧人坐在最下一级的台阶上,没再手持佛理,双手自然从膝盖垂落,看向背对自己的弟子,僧人第一次觉着,自己收他入佛门是不是错的。</P>
片刻之后,耀台瘫坐在地,挪着屁股转过身,揉着在月下隐隐白净的光头,语气低迷道:“师父,我到底是谁啊?”</P>
明月僧人抬了抬眼皮,“真不记得?”</P>
“记得,只是我无觉着脑海里的那段记忆不属于我。”</P>
“是感觉自己像个看客?”</P>
“对的。”</P>
“你觉着不是你,那么你该是谁呢?”</P>
“师父,这不废话嘛,我就是不知道才问的。”</P>
“什么是不知道?”</P>
“前因不楚,后果不明,所谓不知道。”</P>
“你就是你,哪来的不知道。”</P>
“可是......那个我不是真的我。”</P>
明觉僧人叹息一声。“到此之前,我曾远游千万里,以双脚丈量山河土地,遇山登山,遇水乘船,在兵荒马乱的战场遗址上遇见了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光景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