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就连范仲淹也忍不住了,他将目光投向了赵祯,希望官家能赶紧出来管管儿子,别让他太过放飞,第一次正式入朝就把满朝文臣给得罪了。</P>
谁知他不看还好,一看险些岔了气。</P>
官家非但没有对太子的提议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反倒满脸都是自豪与欣慰。</P>
裁判已经迷失了立场,他还能说什么?</P>
范仲淹闭了闭眼,决定装死,对周围投过来的目光视若无睹。</P>
其他几位宰执大佬基本上也都摆出了与他差不多的态度。</P>
就这样,开局一只鸡,赵政完美地把握住了这场朝会的节奏,完成了自己今生的朝堂首秀。</P>
满朝文武至此也算是对他们的未来老板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不是一个好把控的。</P>
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如此压迫的气势,那么等他长大以后呢?</P>
说实话,对于这样的储君,大宋的士大夫们光是想想就从生理上感到不适应。</P>
柳泽看着上方从头到位都表现得淡定自若,轻易便hold住了全场的便宜侄子,默默咽了咽口水。</P>
这娃今年几岁了?</P>
8岁吧?!</P>
反正不到10岁。</P>
后世上小学还要大人哄的年纪呢,就已经懂得如何摆弄权力了,这是不是也太妖孽了点?!</P>
还是说古人就真的这么早熟,又或者说这是皇家特有的产物?</P>
想到同僚家里那些个一天三顿打都不够的熊孩子,以及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柳泽又悄悄否了这个想法。</P>
果然还是小老乡这个孩子不正常吧!</P>
内心思维跑马,但一点也不影响柳泽站出来力挺便宜外甥。</P>
他一步走出队列,用着在后世军队中练出的洪亮嗓音大声说道:“太子殿下天资聪颖,进退有度。有如此储君,实乃我大宋之福。</P>
官家让殿下提前入朝听政也是存了培养之心,他人本不该置喙。</P>
然而有人却因为一己之私偏要横加指责,实乃其心可诛!即便如此,太子殿下也不过是小惩大诫,可见宽仁。”</P>
一般情况下,朝堂上只要不是涉及军事的事情,武官都很少会开口,尤其还是与储君有关的事,就怕触了皇帝的眉头。</P>
但柳泽这个外八路外戚又是另一种情况,他开口后,虽有一些文官不适应地皱了皱眉,但却也没人对他的发言提出指责。</P>
赵祯抬手轻拍了拍好大儿的肩膀后,又坐回了自己的御座。</P>
至于已经面若死灰的卫通,则被他以多嘴多舌、看得碍眼这样打脸的理由让人逐出了殿外,其他惩罚一律按照按太子说的来办。</P>
看着被几个内侍如同死狗一般拖出去,体面全无的卫通,在场的其他官员无不心情复杂。</P>
原本在发现素来仁厚、善于纳谏的官家竟然在一夜之间变得手腕强硬时,他们就用了不短的时间才适应过来,但那时他们还有储君可以期待。</P>
可如今这位小太子仅仅只用了一场朝会就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能让无数文官感到郁卒的认知。</P>
对于儿子的朝堂首秀,舒颜也是关注着的。</P>
她淡淡吩咐春杏,“去,让报社的人把文章写得精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