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军在城外开始列阵,摆出了大规模进攻的架势,郭东岩同样也不是命令各部队开始准备防御作战。
尤其是指示了炮兵部队,等敌军开始推进到适合炮击的距离后,务必要打的更快,更准,尽可能的在敌军冲上来之前给敌军造成更大的杀伤。
同时也是严令各部队,等敌人冲上来后,一定要坚守防线,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擅自撤退。
随后,郭东岩又是把亲兵队集合起来,充当战略预备队,以便在后续部分防区战况危机的时候,紧急投入进去堵缺口。
如今的亲兵队和以往的亲兵队不太一样。
郭东岩麾下的禁卫军经过了多次的变革,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战争需求,第一步兵营的设立就是典型。
第一步兵营,严格上来说是把之前的重甲突击队以及普通的步兵哨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同时拥有远近火力搭配,可发起冲击,也可以防御作战的的步兵方阵。
在禁卫军的多次变革中,郭东岩的亲兵队也是经过了多次改革。
早期的时候亲兵队只是护卫队而已,人数也不多,但是逐渐扩充人数,装备重甲,成为了一支重甲突击力量。
不过后来又被撤销了重甲编制,重新回到了郭东岩贴身护卫队的角色。
然而随着禁卫军的持续扩充,郭东岩的亲兵队的人数也是在持续扩充,目前已经是达到了八十多人,同样配属了鸟铳,长矛和刀盾,算得上是第一步兵营的缩小版本,甚至装备还要更好一些。
如今大战将至,这亲兵队也是被郭东岩作为了战略预备队使用,如果什么地方有险情的话,这亲兵队就会及时补充上去。
于此同时,炮台下方的步兵战壕里,第一步兵营的将士们站在战壕里开始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
南谷关有三大防线,分别是谷底的南谷关城本身,两侧的山头以及附带的半身腰连接带。
根据任务分化,东侧要塞以及半山腰的连接地带,由第一步兵营负责防守,其他部队,包括三哨、数百屯垦士兵则是负责防守斜侧要塞、谷底的南谷关城。
之所以把第一步兵营这个主力放在东侧要塞,自然是因为东侧要塞更加的重要。
这里的地方要更加突出,在这里部署火炮的话,可以覆盖整个战场不说,还可以直接支援西侧山头和南谷关。
为此,禁卫军在这里是部署了更多的火炮,六门三斤火炮和两门两斤半火炮里,有四门三斤火炮和两门两斤半火炮都是被部署在这里,而西侧山头只有两门三斤火炮而已。
此外这里也部署了更多的短管火炮。
然而,这里更适合火炮发挥作用的同时,此地也比西侧山头更加适合敌军发起进攻。
此地的山坡要比西侧山坡更平缓,更适合敌军发起进攻。
这也就使得了郭东岩需要在这里投入更多的精锐力量,以抵挡敌人的步兵进攻。
如果说南谷关防线乃是凤鹤山的南大门,也是最方便进出凤鹤山的战略通道。
那么东侧要塞就是南谷关防线的核心战略支撑点,如果守住了这里,那么基本上可以确保整个南谷关防线的安全。
反之,如果这里被敌军攻克了,那么西侧要塞和谷底的南谷关大概率也是守不住的。
如此,郭东岩才会把第一步兵营这支精锐力量部署在这里,把亲兵队这支战略预备队也是部署在这里。
有第一步兵营、亲兵队两支精锐部队,郭东岩才敢把大量的火炮部署在这里,才敢把自己的指挥部也设立在这里。
毕竟第一步兵营的前身,可是重甲突击队以及三个步兵哨,其中的重甲突击队可是大周禁卫军里的最精锐的部队,如果说敌军来攻,连第一步兵营这种精锐部队也抵挡不住的话,那么这仗也没法打了,还是早早撤退逃进大山里,然后依托复杂地形,频繁袭击对方迟缓敌军的进攻步伐,通过小而频繁的袭击战杀伤对方,打击敌军士气,最后找机会打一场伏击战。
就和第一次反明军进剿战役一样。
部队开始进入各自的预定战斗区域的时候,郭东岩再一次带着陈大等参谋部军官视察防线,他亲自下到战壕,检查防线部署,查看将士们的武器装备。
而检查完后,郭东岩又是简单的开了一场面对军官的战前动员小会议,只见他用着平静而低沉的语气道:“等会嗯,这明军就要打过来了,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把他们挡在外头,如果挡不住,那么后果是什么,大家应该也能够猜得出来!”
“我们这些人死伤了不说,这后头的一家老小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大家很多都是从山外逃荒进来的,大家以前的家乡是怎么破败的,亲人是怎么死的,估计不用朕体型,大家也都还记得的。”
“乱世之中,想要活着不容易,而这大山虽然贫瘠,但是总归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如今,这些官军却是想要把大山里村寨也给毁了,想要断掉我们大家伙最后的一条生路!”
“此战,败,则你我乃至凤鹤山数万口都是难逃性命!”
“所以,不管如何,哪怕是打的再艰苦,朕都希望你们记得,我们的后方是手无寸铁,需要我们保护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