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炮管是有身管寿命限制的,哪怕是采用的青铜铸造的火炮,身管寿命要比那些铁铸火炮强得多,但是也就千把发啊,至于说那些二十四斤的臼炮和四十八斤的臼炮,周军为了节省成本,都不是用铜,而是直接用铁铸,这身管寿命更差。
而周军作战,又特别喜欢用火炮,以至于这些火炮都是高频度使用。
等到现在,很多火炮实际上都已经发射过数百发炮弹了。
如果再打个几百发炮弹的话,都能直接把身管寿命消耗光。
到时候这些火炮,虽然看上去还好好的,但实际上炮管早已经是不堪重负,继续强行使用的话,说不准哪天就突然炸膛了。
为了后续的南下作战,周军可是提前准备了大量的作战物资。
后方的郧阳兵工厂以及襄阳兵工厂,还有新设立的汉阳兵工厂一直都是在日夜不停的铸造枪炮以及各种弹药。
为了满足这些兵工厂的满负荷生产运转,大周王朝各机构也都是费尽心思的搜集工匠、原料以及钱粮。
钱粮部下属的各地税务官们,一天到晚都是被上头催促着收税。
税务调查队也是成为了大周王朝诸多机构里,最为繁忙的一个机构。
通过各部门机构的通力合作,大周王朝这才能够凑集到足够的生产原料以及工匠,同时才有足够的抢粮维持这些工匠们进行生产。
也正是因为有着强力机构的帮忙,大周王朝下属的兵工厂才能够满负荷运转,持续生产枪炮弹药,陆海军也才能持续扩张。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南下!
跨过长江掌控楚南,同时继续东进掌控江西和南直隶。
通过五月二十六日的御前战略会议,大周王朝确定了初步的南下战略。
当天晚上,郭东岩就正式签署批准了参谋部制定的‘乾武二年夏季作战计划’的一系列作战计划。
夏季作战计划的前期核心就是从沔州渡江,直插岳阳和武昌之间,以吸引武昌守军出城进而打一场野战,如果武昌守军不出,则是顺势攻克巴陵,长沙等明军薄弱之地,再掉头前往武昌,从陆地强攻武昌。
预定调用部队,将会有第一步兵师各部,独立之第十三混成团以及征调的第九、第十守备团。
这个守备团,也是守备军,之前只有守备营编制,不过随着降兵越来越多,设立的守备军越来越多,原有的一城一守备营的指挥模式过于落后。
同时地盘越来越大,而腹地的一些区域也没有必要说继续保持这么多的守备营。
因此郭东岩把各地的守备营进行了整编,设立了守备团编制,整合了原有各守备营,设立了若干守备团,协助正规军作战。
目前设有一共十个守备团,协助各地正规军进行作战。
其中第一守备团驻防郧阳,协助第四混成旅作战。
第二守备团、第三守备团驻防均州、襄阳一带,协助第三混成旅作战。
第四守备团驻防德安府,协助第五混成旅作战。
第五守备团驻防黄州府,协助第二混成旅作战。
第六守备团驻防荆州府,协助第一混成旅作战。
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守备团,则是驻防承天府、汉阳府,协助第一步兵师、独立第十四混等部队作战。
上述守备团大部分兵力,其实都是需要驻防后方各地,只有少数比较精锐的守备部队才被抽调出来参与一线战斗。
其中的第九、第十守备团就是属于这种被专门抽调出来的精锐守备部队。
这两个守备团,其实是从郧阳、均州、襄阳三个地方抽调精锐而来,主要是这几个地方之前接受了更多的明军降兵,而且接受的很多降兵都是明军里的营哨野战部队,兵卒素质比较高,因为上述三地的守备军兵力本来就比较多。
整编的时候,从中抽调了总数三千五百人左右的精锐守备兵力组成了第九守备团和第十守备团,南下承天府沔州以及汉阳府,作为二线兵力协助正规军作战。
将近两万穿着蓝色军服的野战军,再加上三千五百人穿着灰色军服的守备军。
这一次南下作战,周军抽调的兵力总额为两万三千人左右。
同时在荆州府以及黄州府方向,第一混成旅和第二混成旅也会配合作战,比如说第一步兵师离开汉阳城后,临近的第二混成旅就需要让第九步兵团回援,协同第八守备团驻防汉阳城,免的武昌内的敌军过江偷袭。
荆州府方面,也需要派遣第五步兵团朝着沔州一线南线,在南下部队过江之后,驻防此地,避免明军偷偷摸摸派兵在这里登陆占据滩头,进而切断南下部队的补给线。
同时,郭东岩也是下令其他战线的部队要提高警惕,进行战略防御,同时务必严防死守襄阳、义阳三关、汉阳城、夷陵城这些战略要地。
后续南下作战一旦发起,后方除非襄阳等战略重地失守,否则的话就算是郧阳城被攻克,黄州府被明军那下,大周王朝都不会轻易改变初衷,更不可能抽调兵力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