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永元商会(1 / 2)

“其余的河堤还有难民屋舍的修缮救济都没有落到实处。”</P>

“并且已经修缮了的那两处河堤,从用料到用工都是下等料,糊弄鬼的。”</P>

想到什么,海渡面上浮现怒色:“这帮孙子下手颇为歹毒,将那些知情的人处理了个干净。”</P>

“要不是我们的人及时赶到,只怕是死无对证了!”</P>

屋檐下的孩童窝在母亲的怀里,脸颊凹陷,目光呆滞的看着远处。</P>

谢洛书的视线从下面收回:“可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P>

面色一僵,海渡语气沉重道:“据那些人所说,赈灾银的实际支出与记载上报于朝廷的严重不符。”</P>

“那两处修缮的河堤,若洪水再泛,形同虚设。”</P>

“赈灾银的去向呢?”语气无波无澜,谢洛书伸手拿起桌上的茶盏,眼睑下垂,遮挡住了其中的幽深厉色。</P>

海渡将查到的东西一一回禀:“黑市。”</P>

抬至嘴边的茶盏一顿,眼皮微抬露出其间的疑惑,谢洛书未曾听闻金陵黑市一闻。</P>

海渡解释道:“金陵的黑市,是西域那边传过来的交易方式。”</P>

“位于城西地下,贸易不相见,值直物旁。”</P>

“据说里面的东西黑的白的,应有尽有。”</P>

听他这么一说,谢洛书瞬间明白了这是个什么地方,它存在的理由也不难猜。</P>

走私,盗窃,盗墓,甚至造假,是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方。</P>

海渡道:“这黑市买卖的其中一个规矩就是‘不问来处’。”</P>

谢洛书了然:“所以贪墨的赈灾银只需要往这里面走一遭,出来便是再普通不过的银钱了。”</P>

“依它这贸易不相见的规矩,便是什么也查不到了?”</P>

海渡摇着手里的折扇,点了点头:“是这么个理。”</P>

嘴角轻扯,眸中滑过不屑,谈吐中是运筹帷幄:“只要经之人手,怎么会查不到?”</P>

“继续暗中探查,我们来金陵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这赈灾银。”</P>

视线落在远处,沉稳平静:“既然来了,就断没有空手而归的道理。”</P>

眼前的人向来喜怒不形于色,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不威自怒。</P>

海渡收回落在他脸上的视线,正色行礼道:“微臣明白。”</P>

此次金陵之行,对外宣称的是筹备太后生辰贺礼,</P>

以此作为暗中调查赈灾银贪墨一案的幌子,殊不知,赈灾银贪墨一案何尝不是另一件事情的幌子。</P>

而那件事,才是他们此次金陵之行真正的目的。</P>

沉默之间,楼下的难民忽然骚动起来。</P>

两人闻声看下去。</P>

只见难民欣喜雀跃:“永元商会的大善人又来施粥了!”</P>

“大家快去!”</P>

临时搭建起来的几个棚子里,下人们有条不紊的施粥放粮,还有免费发放棉衣,义诊的地方。</P>

规模之大,不是一般人家能负担得起的。</P>

永元商会?这个名字谢洛书倒是知晓。</P>

天下排得上号的大商行并不多,永元商会算是其中大户。</P>

存在时间已经近两百年,分行建于各地,上九流达官显贵,下九流布衣百姓,都是它的客人,产业遍布各个行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