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倒还真没想过....”</P>
慕云舒抿了口果汁,略作思考后,摇了摇头,说道:“东北菜味道极佳,分量也足,按理来说,是不输于任何菜系的....”</P>
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临安,慕大富婆都吃过不少的东北菜。</P>
但若非虞淞南提及,她还真没往这方面联想。</P>
八大菜系分为:鲁、川、粤、苏、浙、闽、湘、徽。</P>
而以西湖醋鱼为代表的浙菜,都尚且位列其一。</P>
可为什么会偏偏,没有味佳量大的东北菜呢?</P>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P>
“不是味道问题,也不是分量问题。”宁宴嘴角微微上扬,玩味一笑,开口道,“是因为一半在菜谱上,一半在刑法上!”</P>
刑法二字,咬字极重。</P>
这言下之意,不言而喻。</P>
限制东北菜发展的,从来都不是技艺与手法。</P>
遥想当年,第一届全国厨师烹饪大赛,斩获第一名的冠军,可是奉天的刘敬贤。</P>
而获奖菜是:兰花.....</P>
话音落下。</P>
餐厅服务员手推餐车,就开始上菜。</P>
无一例外,皆是极具如今的东北特色:</P>
锅包肉,地三鲜,东北乱炖,白菜猪肉炖粉条,血肠,排骨炖豆角,溜肉段,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蘸酱菜,炸蝉蛹.....</P>
“什么意思?”</P>
“我没太听明白.....”</P>
慕云舒闻言,听得一头雾水,极为不解。</P>
她很是疑惑,为何就简单做个菜,还能跟刑法扯上关系?</P>
毕竟,一旦沾上刑法,那毋庸置疑就是重罪。</P>
有那么严重嘛?</P>
念及此处,慕大富婆脑中灵光一闪,猛地意识到了什么,诧异道:“等等!”</P>
“你们俩别告诉我,做菜的原材料是....?!”</P>
再结合这两兄弟,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她越发确定心中的猜测了。</P>
那不是菜谱,那应该是国家珍稀动物保护大全。</P>
或者更确切的形容,应该叫《入狱指南》。</P>
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P>
“对咯!”</P>
“不是东北菜不行,是东北菜太刑了!”</P>
宁宴淡然一笑,说道。</P>
显而易见,东北菜“没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食材都有了编制....</P>
几十年以前,菜谱上是这样的:蒸鹿尾、蒸熊掌、蒸驼峰、溜飞龙片、五香鹿茸、鸳鸯鱼翅、麒面莲蓬。</P>
随随便便简单吃一口,那就是十年起步,上不封顶!</P>
“没错。”</P>
虞淞南点点头,拿起筷子,指了指其中一个盘子,笑道:“嫂子,就比如说这地三鲜,以前是叫地三仙,仙人的仙,食材用的可不是土豆,茄子和青椒....”</P>
“您知道是哪儿三仙嘛?”</P>
冷知识:野生动物保护法,是在八八年通过,八九年实施的。</P>
在此之后,地三鲜就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素菜。</P>
而在此之前,地三仙可是硬核至极的荤菜.....</P>
“不知道。”慕云舒摇了摇头,说道,“讲讲。”</P>
说着,夹了一筷盘中的地三鲜,开始品尝。</P>
同时也静静等待科普。</P>
“东北虎,黑熊,鹿!”虞淞南抬手,竖起三根手指,讲解道,“现在不让吃了,就改成了素的地三鲜....”</P>
之前东北原住民是女真人,满族人,他们靠山吃山,熊掌、飞龙、鹿,确实是常用食谱。</P>
其中熊掌还是满汉全席主菜之一。</P>
满族入关后,封锁东北,作为满族的自留地,其实就是给自己留的后路。</P>
东北也逐渐变成了北大荒。</P>
后来鲁东人闯关东来了,带来了鲁菜,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饮食习惯。</P>
“连这些都吃?!”慕云舒微微一怔,诧异道。</P>
原本慕大富婆想过,地三鲜可能会是荤菜。</P>
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硬核到了这个地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