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高丽的要求,李唐和高丽双方会在马訾江渡口会面。</P>
所谓马訾江,便是古称的鸭绿江。</P>
作为辽东和高丽交界之地,选在这个地方倒也不奇怪。</P>
然而。</P>
在林尘看来,选这个地方却有些蹊跷。</P>
要知道,此江大半都在后金控制区域,极少部分为高丽持有。</P>
虽说约定好的渡口位置,尚在高丽手中。</P>
但那高丽国王二子若是为了确保公主万无一失送入李唐,就应该乘坐水路才是。</P>
为何选在陆路呢?</P>
正因为如此,林尘一路都颇为警惕。</P>
幸好临近马訾江渡口,一路也未曾遇到什么麻烦。</P>
就连后金也好似因为先前战事失利,收缩军力。</P>
“林将军可曾听闻过这位高丽公主?”</P>
这些天陶义自觉单方面和林尘混熟了。</P>
林尘同样对这位礼部侍郎有了些许了解。</P>
此人乃上上届科举出身,门第贫寒,最后在礼部苦熬到了侍郎一职。</P>
对于他这种没有晋升机会,背后也没有靠山的官员来说。</P>
这从五品的侍郎,大概率就要做到告老还乡。</P>
倒也有外放为官的选择。</P>
可京官怎么都要比地方官机会多些,例如这次迎亲之事。</P>
虽然辽东不是什么好来处,不光有女真虎视眈眈,恶劣天气更是让人闻之色变。</P>
但陶义自觉还年轻,所以决定拼一拼。</P>
于是才来了辽东,担任这次迎亲的礼部主事人。</P>
闲不住的陶义,这些天一直都缠着林尘絮叨。</P>
毕竟赶路没啥意思,一路奔波。</P>
如果不找点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当真要苦闷死。</P>
“高丽公主?”</P>
马背上,林尘听闻陶义这话,微微摇头。</P>
他本就没太关心高丽之事,更何况一介公主?</P>
反倒是从陶义的语气来看,他知道那高丽公主的一些事情?</P>
不等林尘询问,陶义自个先行说了。</P>
“林将军不知,据传那高丽公主长相极美,不逊褒姒之容,西施之貌。”</P>
男人嘛。</P>
谈论起女子长相时,总是滔滔不绝。</P>
陶义压低声音,同林尘说起这高丽公主的传闻。</P>
要是传出去,这可是大不敬之罪。</P>
当然。</P>
眼下天知地知,此话也只入林尘和陶义之耳。</P>
林尘听完陶义的描述,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P>
“那高丽国小,百姓不过千万之数,如何养出绝色女子?”</P>
虽说高丽婢在历史上,的确多有记载。</P>
往往是通过牙行等方式,入中原大户人家为奴。</P>
从某种角度来说。</P>
现代南韩的女团,倒是和古时高丽婢,有异曲同工之妙。</P>
回到正题。</P>
林尘也曾在牙行见过所谓的高丽婢。</P>
身形矮小,身短腿粗,还有一张大脸。</P>
如此长相,可谈不上好看。</P>
在牙行口中,这些高丽婢出彩之处,就是听话,手脚勤快了。</P>
所以。</P>
他对于所谓高丽公主,心中全然没有半点好奇。</P>
至于陶义口中传言,怕不是高丽自个放出来的消息。</P>
见林尘不感兴趣的样子,陶义只好讪讪闭口讨了个没趣,自个嘴里嘀咕起来。</P>
“盼望那玉淑公主,别真如林将军所言。”</P>
不然人送入后宫,也只是个空守冷宫的份。</P>
迎亲使团一路奔波三日。</P>
很快就来到了约定的马訾江渡口。</P>
只瞧马訾江渡口对岸,便已然升起彩旗,挂起彰显喜庆的红纸灯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