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南宋局势(2 / 2)

因为吕文焕在林尘的授意下,夸大了目前局势。</P>

说忽必烈身死,南宋调集了百万大军,在羽林将军林尘的统帅下,将他们这三十来万蒙古主力包围。</P>

只待粮草断绝时,便展开围剿。</P>

届时,他们这些降将定然没有活路。</P>

好在吕文焕与林尘将军有旧,特此写信让他们拨乱反正。</P>

若是功成,不但没有惩罚,反而有功!</P>

看完书信的吕文焕旧部们,表情不可谓不精彩。</P>

再结合最近消息封锁,粮草不济的情况,这些南宋降将顿时明白过来。</P>

原来是这样啊!</P>

要说这些降将,本就是墙头草。</P>

之前能毫不犹豫的投降忽必烈,如今也能在必死之局下再次反叛。</P>

林尘看着吕文焕旧部们的回信,心中安定下来。</P>

他的谋划,成了大半!</P>

*</P>

*</P>

*</P>

另一边,</P>

乘小船离开的贾似道,不过两日,就从丁家洲一路沿江而走,跑到了扬州。</P>

不得不说,这位促织宰相跑得倒是挺快的。</P>

反观被贾似道抛弃的南宋士卒,被蒙古大军一路掩杀一百五十里,死伤惨重!</P>

若不是林尘抄了忽必烈军帐,蒙古大军可一鼓作气,直扑南宋都城临安。</P>

即便如此。</P>

这个消息传到南宋朝堂,也引起轩然大波。</P>

“这贾似道丧师辱国,臣请斩此獠!”</P>

“陛下,需征调各地勤王之师,拱卫临安啊!”</P>

新继位的宋恭宗赵?不知所措。</P>

是的。</P>

宋度宗赵禥在得知丁家洲战况后,也不知是肝胆俱裂,还是沉迷酒色导致身体亏损严重。</P>

消息传回来后,直接暴毙!</P>

于是赵禥次子赵?在朝堂诸公的紧急拥护之下,坐上了皇帝位置,年仅五岁。</P>

因而真正能在朝堂说得上话的,乃是太皇太后谢道清。</P>

宋恭宗年幼,谢道清垂帘听政。</P>

这位太皇太后,倒是在南宋有几分贤名。</P>

不过南宋这一烂摊子事,谢道清哪怕是武则天、萧太后在世,也无济于事。</P>

在得知贾似道战败逃至扬州后,谢道清便下诏将其召回。</P>

只是贾似道称故拖延。</P>

看样子,这位促织宰相也知丁家洲之战,自己罪责甚大。</P>

谢道清望着吵成一团的朝廷诸公,脸色悲苦起来。</P>

下诏勤王?</P>

可南宋境内全都被贾似道嚯嚯干净了,哪还有兵丁可供抽调?!</P>

“陛下,臣请奏求和!”</P>

“是啊,只有求和才行。”</P>

此话一出,朝中大臣一致同意。</P>

不求和,难道继续打吗?</P>

见此,谢道清别无他法,只好遣陆秀夫持节北上,去与蒙古求和。</P>

同时,谢道清下诏调夏贵、孙虎臣等军将回京。</P>

贾似道对于夏贵、孙虎臣这几个坑了他的家伙,在上书奏折当中将丁家洲之战失利的黑锅全都扣在了他们头上。</P>

可如今局势。</P>

南宋除开这些人,也没有能战军将了。</P>

孙虎臣收到招领,倒是回到了临安。</P>

唯有手中把持数万南宋水军的夏贵不从,显然有二心。</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