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常忆清秀的脸上闪过一丝惶恐,慌乱地问道:
“干爹,如此说来,我们此刻的言谈,岂非也……”
“不必过于忧虑。”
郭庆轻抬衣袖,细细拂去身下太师椅上的尘埃,缓缓道来:
“这宫城之内,多数房舍皆已布下消音法阵。只要我们闭门而谈,便可聊以自慰,无须过分担忧隔墙有耳。”
他从容落座,目光先是扫过屋内覆有薄灰的书架,然后才停在郭常忆身上:
“这几月,都读了些什么书?”
“《大学》、《中庸》。”
于是,郭庆出了几道《大学》的经义来考校他。
见郭常忆虽有些吃力,却也能一一作答,心中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言表的欣慰之情。
只因生于开庆元年的郭庆,本是一名出自富农家庭的儒生,人生理想是科举入仕,东华门唱名。
他天资聪颖,与郭常忆年纪相仿之时,便以出类拔萃的才学脱颖而出,顺利考入太学深造。
然而好景不长。
没过几年,临安陷于蒙元之手,忽必烈欲将临安的太学生们,就远“转学”到大都就读。
这看似仅仅是一次学籍的变更,实则却象征着宋朝的文化血脉,将被迫彻底融入新朝的怀抱。
临安太学,原为岳飞将军之府邸,园内专门设有岳飞祠堂。
面对蒙古人的压迫,郭庆连同多位师兄拒绝屈服。
他们纷纷跑去祠堂祭祀岳飞,直言“天不佑宋、社稷为墟、誓死报国”之类的话,然后大醉一场,拖家带口自焚于书堆之上。
郭庆心中本已萌生死志,欲效仿师兄们之壮烈行径。
然而,命运之线却在此刻轻轻一扯,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