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吴长因长叹一声,带着几分哀愁道:
“贤侄有所不知,莫说当年……唉,我等便是如今,也有苦衷啊。”
文升闻言,微微点头,仿佛深表理解般地说道:
“那是自然,身居庙堂之高,诸位的苦衷,想来定比寻常百姓要深重得多。”
站在厅门前的程紫瑜眉头微蹙,面露不悦之色,正欲开口反驳。
然而,程样却在此刻轻轻合上茶杯,清脆的碰撞声在空气中回荡。
他面容严肃,沉声对程紫瑜说道:
“茶已尽,紫瑜,你且去为我们续些热茶来。”
程紫瑜目光扫过桌上那几壶满满的茶水,心中明白这是程样在委婉地请她离场。
她虽然心高气傲,却也顾及自己的颜面与身份,于是顺从地应了声,走到程样面前,捧起那半满的茶壶,款步离去。
随着厅门再次轻轻闭合,众人只听得程样缓缓问道:
“剑仙可知,正源变法何以失败?”
王璟山在前往临安的水路上,曾与文升探讨过此话题,此刻他略加思索,便复述了当时的见解:
“执行变法者,恰恰是因变法而失去自身利益者。”
“所言极是。以我等为首的仙朝官僚,确实肩负了变法的执行之责。”
程样微微颔首,随即缓缓站起,步伐从容地迈向厅前:
“然而,我等之所以在变法中持保留态度,并非出于私利之考量,而是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待来日拨乱反正,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回答的角度之新颖,竟让王璟山三人,一时间有些难以应对。
陈宜中从微寐中无缝惊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早已准备好接过话题。
他捋了捋长须,开始详细阐述打好腹稿的“三大益处”。
“首先。”
陈宜中缓缓开口,
“强征凡人军队种植灵田,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灵田的产量与品质。
“凡人士兵,虽无修为,但胜在数量众多,且易于管理。
“在军纪与籍贯约束下,他们能够按照既定的规程和方法进行耕种,从而确保每一块灵田都能得到精心的照料,产出最为优质的灵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璟山三人,见他们听得认真,便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