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随云也想不到,这情敌出手先被苏清麦给了一击。</P>
“那好吧,只能等它再长一批了。”,谢苗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有些遗憾。</P>
“我们明天去山上转转吧,现在这个时候估计也结了不少果子,摘点回来吃吃。”</P>
高科扬也有些想吃了,有些跃跃欲试,提议。</P>
“行。”</P>
“可以。”</P>
“举双手赞同!!”</P>
听到要上山,苏清麦可最开心了。</P>
她的检测系统现在才用过一次,这山上才是它真正发光发热的地方!</P>
晚饭后,苏清麦和李芳还有王晓红一起结伴去溪边洗衣服。</P>
“芳姐,我们院子里的背篓是买的还是自己做的?”</P>
“我今天去镇上用了下,感觉有点小,装不了太多东西,想要弄个大点的。”,苏清麦边搓衣服边问。</P>
“背篓啊,我们院里的是在范叔那儿做的,不提买,换,都是换的。”,李芳四处看了看没人注意她们说话,小声的说。</P>
“哦,哦,懂,懂懂。”,苏清麦也跟着压低声音。</P>
“洗完衣服就带你去。”</P>
这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没那么丰富,洗完衣服也没事干,王晓红也跟着来了。</P>
“范叔在——”</P>
李芳刚想敲门,门就打开了。</P>
她们去的时候,范叔正在编篓子,见她们过来,拿出几个自己编的竹编板凳给她们坐。</P>
范叔看着就是典型的工艺人,手上都是编东西留下的伤痕,编一会儿,就抽两口靠在椅子旁边的烟袋。</P>
苏清麦拿在手里掂量掂量,仔细观察,做工很细致,虽然竹条又密又厚但不是很重,能看得出手艺很好。</P>
范叔手边还有做好的筐子、簸箕、草帽等等,大大小小的,很多款式。</P>
“李知青,来编篓子的?”,范叔的媳妇张翠萍见她们过来笑眯眯的问。</P>
“是啊张婶,院里来的新知青想要背篓,这不听说您家里手艺好,过来看看,想换一个。”,李芳指了指旁边的苏清麦和王晓红说道。</P>
“哎呦,那可不碰着了,我家老范这两天才做好几个,来看看怎么样?看不看得上!”</P>
张翠萍得到肯定的回答更热情了,拉着她们去看。</P>
换?拿什么换?肯定是钱啊!</P>
只是不拿到明面上说,容易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大家都很小心。</P>
这赚钱的生意谁会往外推。</P>
苏清麦一眼就看上了一个到她大腿高的背篓,虽说不是特别大,但就是很合心意。</P>
而且太大了,她也背不动。</P>
她还看上了范叔编的小篮子,和后世的手工艺品差不多,就是差点儿美观设计,是实用那挂的。</P>
小小一个,放桌上装东西会很好看。</P>
还有草帽,范叔做的比苏清麦在供销社买的好看多了,而且用手摸着又光滑又平整,一点都不刺手。</P>
王晓红一开始只是陪着来玩玩,结果也看上了个小篮子。</P>
果然,“我只看看”这句话,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