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建国和孙青山两人的宣传下,村里还是有不少户人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毕竟大队长说了,这多学些知识总是好的,而且这是他们村出钱办的,对他们村的人除了课本费,其余的不收钱。
家里少了些劳动力,但好在如今的三岔河村也不差那点儿。
村里建起了小学,不仅将那些孩子从地里解放了出来,也将知青院的知青从地里解放了出来。
有了学校,有了学生,自然也需要人来教,而知青院的那些知青就是现成的,就算他们中有的人只读了个小学,教三岔河村他们这些孩子也绰绰有余了。
然而就这么一个举动,让他们三岔河村在两年后恢复高考的时候抢夺了先机,多多少少比别人先拿起两年书本,直接一个大跨步走在了别人前面。
而在1975年底,苏清麦也达到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
她真的将三岔河村的葡萄酒卖到了友谊商店,挺不可思议的,原本苏清麦来到这个世界是准备躺平的,却没想到被她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事业。
而葡萄酒在友谊商店上架的一个月后,意外得到了来华国考察的查尔斯先生的青睐,直接订购了1万瓶。
这是三岔河村的第一笔外汇,也将是为国家挣外汇的开始。
1977年,已经是桃李葡萄酒厂总经理的苏清麦参加了特殊时代结束后的第一次高考,并顺利的考进了华都大学的金融系。
陆建国听到苏清麦参加高考的时候,生怕她考大学走了,就不管他们了。
但她选金融专业就是为了他们厂,怎会不管呢?
1978年秋。
苏清麦拿着新到手的课本坐在了华都大学清远楼A203教室第一排,翻开书预习了两页,就听见旁边一个声音。
“同学,旁边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