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应声栽倒(2 / 2)

汉家功业 暮色长亭 2000 字 11个月前

路过嘉德殿时,尚书台里传来一阵阵议论声。

“听说了没有?王公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将唐公都逼得辞官了!”

“王公真是厉害啊,违逆太后不说,居然还能让唐公辞官。”

“这还不算,吏曹那边的消息,说是荀尚书署名了,明日就要开始裁减冗官了!”

“明天?三公府那些属官,不得炸锅,”

“还有还有,我听说,刑曹那边已经抓人了,但凡闹事,全都收监……”

唐瑁听了一耳朵,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径直出宫。

景福殿内,又商量了半个时辰,杨彪等四个人才出了景福殿。

出门的四人,都是心情大好。

他们几乎都得到了想要的,各自开心。

书房内,刘辩坐在书桌上,手里还是刚才刘焉的奏本。

刘焉在奏本里,说是病体日重,不能到京面圣,派遣幼子刘璋入京请罪。

这是拿刘璋做质子吗?

‘有伱后悔的时候!’

刘辩知道一些事情,心里嗤笑,旋即看向左栗,道“刘璋明日到京,你派人去接。”

“是。”左栗会意,低着头,双眼阴冷的道。

刘辩扔掉这道奏本,道“让典韦准备一下,明天朕要去一趟太仓。”

太仓,既国库,不止储备有大汉的钱粮、还拥有铸币权!

“遵旨。”潘隐应着道。

刘辩静静又想了一会儿,没有什么遗漏,便拿起身前堆积的奏本开始批阅。

杨彪,王允,荀攸,钟繇四人返回尚书台,同样听到了各种议论声。

“这么说来,王公此番是大权在握,丞相也比之不过了?”

“那是。不要看位置,而是看做的事情,没事可做,再大的权力也是白搭……”

“你们说,王公有没有可能做丞相?”

“我赌一缗,早晚的事情!”

杨彪站在门口,尽皆入耳,心头恼怒,小眼睛一瞪,喝道“都没事做了吗?”

各值房的声音戛然而止。

王允漠然着脸。

“尚书台议事!”杨彪满脸的威严色。

荀攸,钟繇对视一眼,暗自摇头。

王允的异军突起,这位丞相是要坐不住了。

尚书台第一次开大会,而且开始讨论具体事务。

一开就是一夜。

跟着忙碌的小吏们,极其不适应,心里叫苦不迭。

辰时一过,刑曹尚书李儒带着人,开始正式的查封三公府,并公布裁减、调迁的名单。

调迁的人自然好说,被划归为‘冗官’的一类,自然不甘心,以各种形式反抗。

李儒气质儒雅,可动起手来毫不含糊,单单三公府,他就抓了三十多人。

但真正热闹的,不是三公府,而是在太常。

一大早,有三十多大小官吏,上百的太学、鸿都门学的学生围堵在太常大门口,大吵大闹。

“凭什么裁减我们,我们是三朝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说裁减就裁减?!”

“我们是太学生,未来朝廷的基石,国之栋梁,岂能退学!”

“国学之重,天下莫过之!蔡邕,你也是读书人,今日你不让我们读书,明日我们将掀你坟头!”

“鸿都门学乃是先帝所立,我们乃是天子门生,你区区太常,凭什么开除我们?”

上百人围堵,声音嘈杂如潮,大门被强行推倒,百十号人疯涌着向里面冲。

太常的官吏拼命的解释着、堵着、拦着,但愤怒的大小官吏,太学生,鸿都门学生怒不可遏,根本不听解释,怒吼着一定要见蔡邕。

蔡邕躲在远处,急声道“快去,调各处的衙役,拦住他们!”

他身旁的从官应着,连忙吩咐一个小吏,从墙头翻出找救兵。

太常可没有多少差役,挡不住上百人。而且,闹事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蔡邕拧着眉,一脸凝重。

他秉持刘辩的意思,对鸿都门学、太学中的品行不端,乱八七糟的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革除,又赶上朝廷裁减冗官,一下子就闹大了!

“怎么办怎么办……”蔡邕心里有些慌,继续闹下去,很难收场!

“蔡邕在那!”

突然间,有人看到了门后的蔡邕,指着大喊了一声。

一时间,群情激动,冲进来的官吏、学生瞬间冲破了阻拦,直奔着蔡邕。

蔡邕吓了一跳,转头就跑。

“蔡邕别跑!”

有人大喝,更不知道是谁,居然扔出了一块砚台,直奔蔡邕的背影。

蔡邕应声栽倒。

求两张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