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沈清欢将三大家人都聚在一起。
饭菜还没上桌,她让康、李两家管事的将记工的账本拿出来,同时也让孙彦核账。
康老头一听,心里顿时明白。
早前,外孙女说要给他们算工钱,没想到还真是搁在心里。
都是一家人,哪能要她的银子。
康老头当即打起哈哈,“欢丫头,我们没有记工的账本,都是些琐碎的活,我们记那玩意儿干啥。”
“外祖父,您别在这忽悠我了。”
康老头的小心思瞒不过沈清欢的眼睛,她笑着道:“就算您不要工钱,也不能让那些帮着做工的也跟着白做。”
为了赶进度,康老大找了些曾经一起干活的人帮忙。
都是乡里乡亲,大家也没提银子的事。
可没提不代表不给。
沈清欢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可都记着这些事。
康家本就不富裕,家里还有一堆老的,小的都要养,哪有银子帮着垫付。
再说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不然,日子久了,心里就会失衡,到时候就会生出嫌隙。
康老头看说不过沈清欢,只好退一步。
“那我跟你几个舅舅的工钱就不要,不然,我们现在住的小院你算下多少银子,我们给你写张欠条。”
沈清欢也是被康老头的执着弄得哭笑不得。
敢情还是把小院的事放在心上。
“成,都听您的,工钱不算了。”
大不了在别处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