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此刻照射在李元霸看似瘦小的身躯之上。</P>
却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恐怖!</P>
“退后十里扎营!”</P>
匈奴统帅知道此时匈奴军气势全无。</P>
况且长途奔波而来,不适宜现在攻城。</P>
不得已下达了撤退的命令。</P>
原本想通过挑战汉军来削弱对方的士气。</P>
却不想反而让汉军气势大涨。</P>
而丁宇的声望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P>
当然这一切得益于昨日灭掉匈奴一万兵和今日李元霸三锤斩三将的霸气。</P>
“阴馆城下孤一人,三锤吓退十万军!”</P>
这是对于李元霸今日之勇的最好诠释。</P>
李元霸回城之后,丁宇当然是一阵夸赞。</P>
而徐茂公也惊讶丁宇麾下有如此猛将。</P>
对于丁宇有了更大的信心。</P>
“那我们按计划行事,一切就看军师的了。”</P>
说完丁宇拉着徐茂公的手,再次说道:“即便无法说服于夫罗,军师只要平安归来就好!”</P>
“樊虎,护得军师平安归来,便是大功一件!”</P>
丁宇的看中让得徐茂公很是感动。</P>
徐茂公走后,薛仁贵和齐盛也去准备了。</P>
对内宣扬大胜匈奴稳定民心的事情当然就交给了齐盛。</P>
动员精壮之士协助守城便是薛仁贵去安排了。</P>
即便今夜匈奴不攻城,那么明日也必定前来攻城。</P>
安排好守城之事后丁宇也返回了太守府。</P>
今日元霸斩掉匈奴三员大将,丁宇一共收获了80成就点。</P>
最后斩杀的那人居然是达到了一流武将的层次。</P>
而丁宇手中的成就点再次达到了120点。</P>
现在可不是吝啬成就点的时候。</P>
现在丁宇麾下的文臣武将还是少的可怜。</P>
现在徐茂公走了,薛仁贵可能也不在城中。</P>
李元霸只适合斩将杀敌,齐盛的政治尚可。</P>
这守城之事才是重中之重。</P>
若是阴馆城失守,即便是徐茂公成功劝得于夫罗来援,即便薛仁贵大破匈奴后方也无济于事了。</P>
“系统,我要召唤武将,使用100成就点。”</P>
隋唐中属性高于90的武将真是不少。</P>
靠山王杨林,小孟尝秦琼,冷面寒枪罗成这些耳熟能详的人都是出现了。</P>
还有大唐的军神李靖,唐玄宗时期的郭子仪也在其列。</P>
这些人攻城略地都不在话下,说起守城却不能说是最强之列。</P>
而现在丁宇最需要的是一个守城之人。</P>
“开始召唤!”</P>
“恭喜宿主,召唤到张巡!”</P>
张巡!</P>
这个名字让丁宇眼前一亮。</P>
这是唐朝中期的名臣。</P>
开元末年杨国忠当权,在当时极其讲究靠山头,因张巡才华不凡,因此有人劝说他投靠杨国忠,这样必定能做京官,有好的前程。</P>
而张巡说道:“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P>
张巡的骨气当然也让他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P>
当然张巡最出名还是睢阳守卫战。</P>
安史之乱时,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P>
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P>
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P>
由于严重缺粮,张巡还将自己的小妾杀了给士兵吃,这也是他的一个争议之处。</P>
睢阳保卫战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P>
最终张巡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P>
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唐宣宗时,张巡绘像于凌烟阁。</P>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感叹:守一城,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P>
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说道:张巡亦进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拒贼十三万兵,使贼不能东进尺寸,以全江淮。</P>
九千人马对抗十三万,守了将近一年的时间。</P>
实唐代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之人。</P>
若无张巡,安史之乱的结局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