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巅峰对决(1 / 2)

陈路并不认识秦学文。</P>

或者说,对于医学领域的权威人物,陈路都不怎么熟悉。</P>

毕竟他就是一个本科出身。</P>

很难接触到那些大人物。</P>

可现如今听见秦学文对自己说久仰,陈路还是有些惊讶的,甚至有些受宠若惊。</P>

虽然说自己继承了轮回的一些记忆,可是毕竟是碎片化的,不是完全的记忆。</P>

可眼前的秦学文,却是活生生的一尊大神!</P>

陈路上学的时候,就听过秦学文的大名,全国首届国医大师,而且在一次地域性的传染疾病中,在西医手足无措,无法阻止病情发展的时候,秦老爷子临危受命。</P>

花费了一周的时间,秦学文的团队就给出了精准的治疗方案。</P>

用中医把那一次的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拯救患者于水火之中。</P>

这可是活生生的传奇!</P>

能让这样的人对自己说出“久仰”的话,陈路属实有些忐忑。</P>

“秦老,您这话说的……我有点受宠若惊啊!”</P>

陈路也是实话实说,连忙握住秦老的手。</P>

而秦学文微微一笑,刚才对田景全的戾气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和善的小老头。</P>

“呵呵,我可没有骗人,只是实话实说。”</P>

“小陈主任,你也不要太过于谦虚,对于你给焦翠兰老太太进行的抢救,以及开出来的那个方子,就能看出来你的医学素养和水平十分不错!”</P>

“呵呵,今天我过来,就是特意想看看你。”</P>

周围众人听见这一番对话,一个个瞪大眼睛,有些错愕。</P>

秦老竟然对陈路如此青睐有加?</P>

一时间,众人看着陈路的眼神,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P>

这个变化,是之前从未有过的!</P>

哪怕陈路的确是治好了一些患者,甚至是疗效显着,但是这些人并不会觉得陈路有多牛。</P>

可现在不一样了!</P>

秦学文的当面站出来,相当于给陈路的厉害,增加了背书!</P>

这个背书,看起来没有任何证件和荣誉,可秦学文是谁?</P>

这是国医大师啊!</P>

有这样的大佬给陈路坐镇,有谁能怀疑陈路的实力呢?</P>

现在怀疑陈路,就相当于怀疑秦老爷子。</P>

这就是名人效应!</P>

这时候,秦学文笑了笑:“你不是查房吗?”</P>

“正好,我也有时间,我陪你一起查房。”</P>

秦学文说出这话,显然是想要继续考察一下陈路的实力。</P>

可在众人眼里,却不一样,这是秦老对陈路亲近的表现,是在给陈路压场子。</P>

即便是那些中医科的大夫,也不管中医科还是中医二科了。</P>

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珍惜才是傻子呢!</P>

查房继续进行。</P>

而杨明亮却成了一个特别尴尬的存在。</P>

跟着也不是,不跟着也不是。</P>

看着中医科的大夫们一个个跟在陈路身后,就如同是陈路手下的兵一样。</P>

杨明亮内心很不舒服。</P>

可他又能怎么着呢?</P>

原本杨明亮拉来田景全是想要给自己坐镇场子,要增加自己的威信。</P>

可现在?</P>

看着一个个屁颠屁颠跟在陈路和秦学文身后的医生。</P>

杨明亮真的有苦难言。</P>

自己好端端设计好的局面,现如今……怎么就成了这样呢?</P>

自己费尽心思找来田老师,原本就是想要打击一下陈路的嚣张气焰。</P>

可现在,陈路的气焰非但没有被打击,反而被秦学文的出现,添油加柴,火势越来越猛了。</P>

可反观自己……</P>

呸!</P>

非但没有任何收益,甚至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甚至就连孙广宁此时也被要求写书面报告!</P>

而周围患者和家属的一句句话,更是如同撒在他伤口上的盐!</P>

刺痛刺痛的!</P>

可现在,压根没有人在意杨明亮。</P>

大家跟着陈路和秦学文继续查房。</P>

杨明亮看着众人的背影,内心凄凉无比。</P>

陈路啊陈路!</P>

你他妈是我命中的煞星吗?</P>

为什么每次和你有关的事情,你总能这么好的运气呢?</P>

杨明亮内心真的是心痛欲绝!</P>

看着秦学文和陈路“甜蜜蜜”的样子,杨明亮就难受。</P>

他现在只有一个希望。</P>

那就是千万不要让陈路搭上秦学文的这个关系。</P>

希望秦学文对陈路只是“突然萌发的兴致”,而不是真正的“长相厮守”。</P>

哎!</P>

可惜!</P>

天不遂人愿。</P>

此时跟着陈路查房的秦学文,内心越发惊喜起来。</P>

看到陈路开的方子,以及诊断,最重要的就是脉诊。</P>

陈路的脉诊精髓无比,甚至他隐隐约约发现一件恐怖的事情,那就是……陈路的脉诊,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畴!</P>

这个发现,让秦学文头皮发麻。</P>

秦学文对于自己的脉诊,一直都是引以为傲的,其实国医大师这么多,每个人手里都有些绝学。</P>

秦学文最为擅长的方药,就连现在的《方剂学》、《中药学》教材的主编,都是秦学文。</P>

因此!</P>

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医科众人听见秦学文这个名字的时候,都有些激动的原因。</P>

秦学文中年成年,就已经名动京城!</P>

他们这一代人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学的是秦学文主编的书,听的是他们这一代传奇的故事。</P>

所以,秦学文对于陈路的这一番盛赞,足以颠覆众人对于陈路的认知。</P>

可是……</P>

此时此刻的秦学文,却同样有些惊诧于陈路的脉诊技术。</P>

除了方药一绝之外,其实秦学文对于脉诊也是精通无比!</P>

虽然秦学文从来夸张和宣传自己的脉诊。</P>

可他这脉诊,在国医大师里也是一绝,在京城的时候,秦学文就有着“秦三指”的外号。</P>

中医把脉,重在三指,候诊三部,也就是寸关尺三个部位。</P>

所以,秦三指,指的可不是三根指头,而是说他把脉厉害的紧。</P>

可眼下的秦学文,竟然发现,自己对于陈路的脉诊,有些看不透!</P>

陈路的脉诊,到底是什么层次的呢?</P>

在刚才恍惚之间,秦学文甚至屡次感觉陈路的脉诊甚至要超过自己?</P>

这个感觉,就连秦学文都有些后怕。</P>

这不可能吧?!</P>

自己这脉诊,师从民国四大名医,而他老师的老师,却是清末弃儒从医,被誉为“今之扁鹊、仓公“的周学霆周神仙!</P>

周学霆因为是清末医家,所以流传故事很多。</P>

而他毕生绝学,全在三指之间,着书《三指禅》!</P>

秦学文可是完完整整继承了《三指禅》的真谛!</P>

他自认为自己的脉诊水平绝对是一绝!</P>

但此时……他却对陈路的脉诊水平,究竟是何等级一脸迷茫。</P>

中医对于脉诊,是有一些专门研究的,目前中医圈子里,无论是江湖派系,还是学院派,亦或是那些民间组织,甚至是一些中医世家,对于脉诊水平都有一些划分。</P>

这是为了方便中医学习和交流以及进步!</P>

因此呢,他们把这个中医脉诊的水平,分为几个阶段:</P>

1、辨脉;</P>

2、识脉;</P>

3、通症;</P>

4、入微;</P>

5、察变;</P>

字如其名,这是中医脉诊水平不同阶段了解到的东西。</P>

学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更是如此。</P>

中医比起西医不同,西医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需要学会更多的技巧和新的术式。</P>

可中医,一个脉诊,不同阶段,认识不一样。</P>

首先中医入门就比较困难,入门的脉诊标识就是辨脉。</P>

知道患者这个脉象是什么脉,从而根据脉象辨证论治。</P>

随后就是识脉,比起辨脉,这已经对于脉象比较熟练,可以熟练的结合脉象和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判断病情。</P>

而通症,是一个关节的节点,掌握了脉象和疾病的关系,这一点很难,通过脉象,对症候进行思考。</P>

如果达到这个地步,便是……主任医师该有的水平了!</P>

可再往后……想要达到入微的地步,可不容易。</P>

中医有言“脉不入微,难成师矣”</P>

几千年来,中医始终认为,脉诊入微才是好医生的标准。</P>

只有能够通过脉象感知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做到细致入微,通过复杂或微妙的脉象变化,精准把控患者疾病的发展。</P>

想要达到入微,必须要有中医大师级别的能力了。</P>

随后就是察变了!</P>

所谓“察变”,是可以通过脉象,精准预测疾病发展,预测气血阴阳变化。</P>

这就是所谓的“先知”能力。</P>

察变,想要达到这个地步,寥寥无几,那些国手,也就是国医大师中,能完美把控察变的,也没有多少人。</P>

秦学文属于其中之一!</P>

可是,此时的秦学文却忽然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儿。</P>

陈路的脉诊,肯定已经达到了察变的地步!</P>

而且,如果说入微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话,那陈路的入微,很高级!</P>

就从前些日子陈路抢救焦翠兰的时候,在服用独参汤之后,能精准预测出五分钟之后醒来。</P>

就是很好的例子。</P>

察变,是一个对于体内气血阴阳预期的表现。</P>

脉诊水平越高,察变越发精准。</P>

甚至,就连秦学文都做不到。</P>

如果说刚刚得知陈路精准预测五分钟时候,秦学文还有些怀疑的话。</P>

现在,他一点不怀疑了。</P>

陈路绝对属于一个脉诊天才!</P>

天生奇才!</P>

脉诊,虽然只是中医诸多技术中的一种,可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技术。</P>

脉诊,最为讲究两个字“悟性”。</P>

甚至中医也是如此,悟性可不是凭空捏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