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舌战群儒!(2 / 2)

这时,朱元璋也带着马皇后和朱标,走进了屋子。

他看向苏闲,没有过多的寒暄。

“之前你给咱说这些的时候,咱就给你说的,你还记得吧?正巧,现在还在大本堂,今日虽然不是经筵。但关于国朝选仕,一旦确定那就是大明的未来,咱不得咱不慎重!”

“正如当日所说,你先劝动你的这些先生。”

“不过看样子……”朱元璋忽然笑了笑,“怕是胎死腹中了。”

“怎么会是胎死腹中?”苏闲看向朱元璋,旋即,又看向一众大本堂的先生。

“先生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其实有根本的一点,就一直错了。”

“哪里错了?”李希颜当即喝问。

苏闲却不想再让对方掀起气势,又是一番长篇大论,所以他直接说道:“都说了是继往开来,那便不是离经叛道!”

眼看着对方似乎又要抢话。

苏闲立刻道:“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此是儒家学子的最终大愿!”

“更是你刚才张口的大话!”

苏闲没有理会对方,接着自己的话道:“先生留下学问,是继承以后,再开未来,不是一直死守,抱残守缺!”

此话一出。

几位先生当即再度大怒,“你是说我们守着一堆腐朽的东西?想法保守,不求改进?狂妄!”

苏闲也轻喝道:“现在是大明,不是两宋。”

“若科举选仕真的有用,为何两宋会屡次三番向异族称臣?经义里面不是有傲骨吗?为何身为天子的宋高宗,就能向金国以子侄相称?”

“两位先生刚才所言,天下百姓,需要的是一个太平稳定的世道!但是以先贤经义的科举,却给不了大明一个太平稳定的世道!”

“住口,这岂非能一概而论?”这一刻,连方孝孺也大怒起来。

“为何不能一概而论?那些教导宋高宗的夫子,在宋室朝堂的宰辅,构陷岳帅的秦桧,俯首称臣的文人,难道就不是科举选出来的?”

“难道在科举未开之前,难道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就没有品行高雅之辈?就没有忠义无双之士?”

苏闲也针锋相对道:

“先生,世界一直在变,儒学也在变,今时今日的儒家经义,难道就没有过变化?”

“孔圣周游列国之时,核心思想为仁,目的是恢复大周时期的礼制。孟子还提出民贵君轻,舍生取义。董仲舒为汉武帝提出的不仅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还有为汉武帝张目的大复仇!到了前宋,又是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苏闲语速极快的说出这些,实际上,不需要自己多解释。

对方几位就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么。

很简单……

纵观这些思想的改变,其实一个最为基准的“基点”,都是在围绕“君权”!

帝王需要他们的思想,统治万民,管理天下。

而他们需要帝王的权利,宣扬他们的学问,推行他们的思想。

有些东西不用明说,但即使如此,在苏闲说完这些的时候。

刚才还义正言辞的方孝孺、李希颜等人,瞳孔还是不由得紧缩。

因为,大明的皇帝就在这里!

苏闲的那番话,已经近乎挑明了,不过到了此刻,他们也不再顾忌什么。

学问之争,就是道统之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

而苏闲能说出这些,也证明他也清楚最核心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