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委屈一下老爹你!(2 / 2)

也怀疑到了官府内部,所以才有此举。

就是不知道谁这么大胆。

不过那小子谈及民收民解,却是让他自己都有些惊诧。

果然是盐引论给了其信心。

谈及税收,一国重脉,陛下此前可是连想都没想过。

……

如此想着的时候。

燕辛却跑得气喘吁吁,终于,他先是随便在一个破宅里,抱着印版睡了一夜。

也没睡着,脑子里全是一些有些没的思绪。

直到第二天清晨,他才跌跌撞撞的朝着外城走去。

不知道走了多久,穿过了多少个廊道,最后才在某个深宅大院前停下脚步。

富有节奏的几声敲门声响起。

没过一会儿,大门才徐徐漏出一个缝。

“告诉老大,老夫回来了,送老大一个大礼。”

……

谨身殿内。

随着蒋离开。

而朱元璋也没怎么说安排苏闲,于是乎,苏闲就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下,百无聊赖的看着朱元璋和朱标,正在批示奏疏。

过了许久。

朱元璋这才停下笔墨。

“怎么?还在想着民收民解的事情?”

苏闲无奈一叹,“刚才劝了,但劝不动,那就算了。”

“哼!你小子!”

朱元璋笑骂一句,旋即正色道:“正如咱此前给你说,能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用意。”

“就算其可能会出现,类似白氏宗族的问题……可这,是人心之贪欲,并非制度所能解开的。”

说到这儿,朱元璋似乎也没了处理奏疏的心思。

像是在说给苏闲听,也像是在说给朱标听,“朝廷需要钱粮才能维持运转,这个朝廷可不只是在咱大明京城,还有下面的府州县。”

“官员,朝廷可以委派。”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当地的衙役和吏员治理。”

“可如此多的人,这是比官员还要多几十倍的人啊,如果朝廷负责这些人的岁俸,不仅麻烦不说,而且势必要将朝廷吃垮。”

“吏员最难治理。”

“所以,咱让富户负责,合情合理。”

“还是那句话,他们赚的就是大明的钱,咱不找他们麻烦,选择这些良善之户,分担这些,也是对他们的认可。”

“其它细枝末节的花费也同样如此,甚至京城都是如此!”

苏闲对这一点倒是清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京城禁军守卫的口粮,他们不种地,粮从哪里来?

户部只管官员的。

而他们,就是等着那些粮长富户,给他们派送。在朱元璋看来,把怎么收、怎么发的权力交给百姓,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用担心官员在其中贪污的问题。

看着老朱费心给自己解释的样子,苏闲知道,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事情了,他也连忙见好就收。

不可能在明面上一直这么纠缠下去。

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

劝不了你,还忽悠不了你孙儿……

心中刚浮现这个古怪的想法,苏闲不由得打了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