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
朱元璋下午才来到谨身殿。
这段时间他都是如此,只在谨身殿待上一两个时辰,有时候甚至不会来。
将国事交付于胡惟庸后,除了一些军国大事之外,其余的都由其负责,如今满朝文武,私下里的一些议论声已经越来越多。
而胡惟庸一系,也开始在朝堂专横起来。
在此期间,有很多人都给自己上疏,包括暗地里的劝诫。
只是。
朱元璋放下了这些奏疏,再将旁边,太子朱标亲自带来的奏疏,看也不看,全都推进旁边……
“父皇!”
朱标见此,无奈之余只觉得荒诞,父皇还要做到什么时候,不过是过了个年,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难道历史上那些帝王到了晚年,就沉迷享受的事情,父皇这么快就赶上了吗?
当然,作为太子他知道这里面有些隐情,但是就算是故意如此,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他只能继续翻看奏疏。
父皇可以懈怠,但自己不能。
而这几年来的处理政务,他已经做到很多时候,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些小的事情。
只是就在他沉浸进去没多久。
“陛下,三司有关印版案的结果,已经送过来了。”
王和匆匆来到门外,小声的说了事情后。
朱元璋这才打起精神,看了看也抬起头好奇不已的朱标。
“送进来。”
等到王和放下奏疏,朱元璋看向那堆积起来的卷宗文海时,也不由得诧异道:“看来收获不小啊。”
一边说着。
他先是略过那些卷宗,打开大理寺赵庭审案的结果。
而他也没让朱标闲着,也示意他去看。
父子两个,几乎是同时打开奏疏。
然而没看一会儿,朱标的表情就变得极其严肃起来,最后更是索性摔下奏疏,怒道:“不可能!”
“京城的这些传言,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涉及一国国公,也敢如此肆无忌惮?这印版案若真是魏国公在背后指使,他还回来做什么?”
朱标怒气冲冲。
然而朱元璋却是淡定的看着,朱标看得应该是今日京城的传言的,至于自己……
“没什么不可能的,三司已经查清,此次在西市上出现的假钞,就在这些国公子嗣之内,看样子,也指明徐家那几个小子了。”
“啊?”
朱标闻言,连忙又打开其它卷宗,这上面都是一些关于当日前往庭院之内的富户审问记录,事无巨细,也怪不得此次送来的卷宗有这么多。
而能审问的,基本上连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了。
没有审问的,也就那么几个。
他又打开御史大夫陈宁的奏疏,只见上面明晃晃的写着几个字。
“此案涉及国公,得陛下亲准,方可入府去查!”
此刻。
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来到朱标身后。
看到这些字眼,当即一笑,露出深思状。
“父皇!”
朱标只觉得可笑,“难道您还真要下命令不成?”
“为什么不呢?”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但朱标却从父皇的眼眸里,看到了认真。
他觉得越发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