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1 / 2)

藏国 高月 1219 字 9个月前

夺取了鲁阳关,燕军随即对关内进行全面搜查,很快,燕军搜查队从地窖里抓出一名没有穿军服的瘦小男子。

瘦小男子吓得跪地哀求:“我只是一名马夫,不要杀我!”

整个关城内只搜到这一个活人,燕军当然不会杀他,几名士兵把他揪到安庆绪面前。

“启禀殿下,搜遍全城,只抓到一名活口!”

瘦小男子跪下连连磕头求饶。

安庆绪笑道:“我不杀你,你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

瘦小男子战战兢兢道:“小人一定老实!”

“你怎么没有穿盔甲?是脱掉了吗?”

“回禀将军,小人是马夫,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大家都跑了,小人跑不掉,只好躲进地窖里。”

安庆绪点点头又问道:“你们主将出了什么事了?我是说李邺。”

“这几天关城内都在谈论此事,听说他被皇帝的军队抓走了,关城内人心惶惶,有人夜里逃跑了。”

安庆绪精神一振问道:“真的有人逃跑了?”

“有!小人是马夫,夜里基本上都在闸草喂马,小人看见好多士兵夜里从仓库那边翻墙逃跑,一夜都不停。”

安庆绪又问了一些,马夫知道得也不多,安庆绪索然无趣,便挥挥手,马夫被带了下去。

安庆绪迟疑着对张通儒道:“士兵们撤退这么快,我有点怀疑.”

张通儒微微笑道:“士兵撤退得快倒不是问题,说明他们都无心恋战,殿下,士气这种东西很微妙,假装不了,更重要是,我们本来就要夺取鲁阳关,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根本不用管唐军有没有什么伎俩!”

安庆绪豁然醒悟,他笑道:“军师说得对,管他李邺被抓还是没有被抓,我们按照既定计划实施就是了!”

安庆绪当即留三千人守鲁阳关,他带着三万七千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南阳县。

第一路以上将军李承福为主将,率一万骑兵为前军,火速杀往南阳,如果唐军放弃南阳,前军便立刻占领。

第二路安庆绪亲自率一万五千军为主力中军,骑步兵混和,以步兵为主,在当天下午出发,同样杀往南阳。

第三路由田承嗣率领一万两千军为后军,押送辎重在后方缓行。

南阳县虽然不是邓州的州治,但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主要是从鲁阳关下来一马平川,周围盛产粮食,占据了南阳,进可攻,退可守,向西直通商洛道,特别适合南下军队以它为后勤重地。

相比之下,邓州的州治穰县更偏重于守,它距离襄阳比较近,可以说它是襄阳的北大门。

安庆绪的军队一路南下,他们已经摆脱了北部的山区,进入一个盆地,虽然盆地内还有一些低缓的丘陵,但大部分都是农田和树林,还有村舍、县城等等,比起北方那种一望无际地崇山峻岭,这里就是江南。

从鲁阳关到南阳大约有两百里的距离,骑兵奔行两天便可抵达,但步骑混和军队速度要慢得多,最快也要走三天,而辎重后勤队伍更慢,至少要五天以上。

这种快中慢三段结合的行军方式非常经典,兼顾了速度和谨慎,几乎所有军队都会采用这种行军模式。

但任何模式都有利弊,这种三段模式也不例外,因为距离拉得比较长,队伍分散,容易被敌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是兵力较少的前军和后军。

所以这种行军一般都不会出现两军战斗胶着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在自己的地盘内,或者是乘胜追击的时候。

安庆绪使用这种三段行军,显然是把目前的局面定性为乘胜追击。

一万骑兵前军已经过了中间的向城县,直扑南阳,次日上午,一万五千中军也过了向城县,向百里外的南阳奔去。

燕军士兵确实训练有素,一万步兵在官道上列队奔跑,外围是骑兵,行军队伍比较紧凑,一万五千人只有三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