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屋漏偏遭连夜雨\"后,投奔家境殷实的岳父家生活,哪知又遇势利的岳父盘剥哄赚,使得寄人篱下的他越觉困窘,不过两年光境,就以往日的观花修竹判若两人,成了贫病交加的暮年之人。</P>
一日,蓬头垢面露出下世光景的甄士隐拄着拐到街前散心,忽遇之前说他\"好防佳节元宵后\"的跛足道人,又是一身麻屣鹑衣,嘴里还念念有词,满口\"好\"呀\"了\"的:</P>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P>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P>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P>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P>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P>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P>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P>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P>
这就是堪称《红楼梦》题眼的《好了歌》。历经人生连番磨难的甄士隐,原本有慧根,一下便听明白这\"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好了歌》蕴藏的意思,当即高屋建瓴做了一番注解,随之抢过跛脚道人肩上的褡裢,同他出家而去。</P>
可见,甄士隐所作的《好了歌》注解,更具体、更形象道出《红楼梦》所蕴含的主题,难怪跛脚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P>
不难看出,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更显人生哲理,是《好了歌》的有益补充。不过,这注解是怎样的\"解得切\"就需要细细揣摩了。</P>
实际上,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既一一对应《好了歌》内容,又剧透了贾府由荣转枯的兴亡往复以及红楼重要人物无常的悲催命运,从而警示世人明白人情冷暖的现实生活,转瞬即逝的短暂人生不过就是诸法无常的变幻体现。</P>
在下不妨抛砖引玉,详细说道说道这\"解得切\"的《好了歌》注解,看看有何启示。</P>
注解的第一段\"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起总纲的作用,主要营造豪门贵族\"忽荣忽枯,忽丽忽朽\"的无常氛围。</P>
其实重点是预示贾府的结局,必然\"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P>
想当年贾府跃居\"四大家族\"之首,拿\"笏\"做官的很多,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曾几何时就\"三世而衰,五世而斩\",渐渐破落成无人问津的寒酸陋室,不仅人去楼空,连庭院都已长满了丛生的荒草。眼前衰败的景象,哪里还有歌舞场的热闹繁华?已然秋风萧瑟了。</P>
看来,这得来不易的荣华富贵也就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过,当绿纱又糊在蓬窗上时,意味着东山再起,又将再现昔日的辉煌。</P>
这就是人情冷暖之下的兴亡往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