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里,词人蒋捷用自己三个时期不同的听雨状态,形象地勾陈了少年、壮年、晚年时的三种心境。
蒋捷的一生其实很简单,29岁考中进士,但没有任过一天的职,后来南宋就灭亡。之后他回归家乡,在孤独而又凄凉的隐居生活中度完自己穷苦的一生。
可以说,蒋捷的命运是悲伤的,也是深沉而又坚定的。这首《虞美人.听雨》其实就是他用心血描绘自己的一幅人生画像:
少年时,年少不识愁滋味,下雨也给人幸福的感觉,听着下雨的声音,仿佛有佳人相伴,涌现一种浪漫的情怀。
壮年时,责任和使命袭来,在东奔西走中感受到人生的艰难。于是,天高云淡,悲欢离合,尽涌心头。这时候的下雨就显得厚重了,听着下雨的声音,尽管"江阔云低",却又孤雁南飞,迎着风雨踽踽独行的画面徐徐拉开,显示出万般的爱恨情仇。 晚年时,命运已尘埃落定。如今在一个萧索的晚上,自己躲在僧庐下听点点滴滴的夜雨落下,必然是凄凉的场景。这时候的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已然随遇而安,任雨打风吹,可无动于衷了。
蒋捿的这首《听雨》,概括了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听雨"感受,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呼之欲出,喟叹了逝水流光的人生痛苦,读来痛彻心扉。
因为这首词,我们深深记住了"樱桃进士竹山先生"蒋捷的孤独,他的爱国情怀,他的高洁气节,无不让人感怀。
四、隐居太湖:秋晓
大约于1302年,暮年的蒋捷又隐居无锡太湖之滨,《贺新郎.秋晓》就是这一时期所写的代表作: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愁痕倚赖西风扫。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
这首词,已知大限将至的蒋捷用洗炼缜密、沉郁苍凉的笔法,素描了秋天里一个孤独的隐士生活的画面。
起句用"啼鸦"引出秋日清晨的凛冽,由远及近,写出"古道"、"嘶马"、"窥星",到所住的小院,发现牵牛花开了,小枣已渐红。
好一个太湖之滨宁静而平淡的隐士生活!
随后,蒋捷笔锋一转,"计无此,中年怀抱",写出"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跳脱的手法,用"旧院"追忆当年的"勾栏"生活也曾惬意,年少时"金粉屏前醉倒",而如今呢,人到中年,阅尽万般艰辛,只叹自己像当年的伍员一样到处漂泊,现流落到万里江南,身无分文,还不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在茫茫大雾中,看不见天日,看不到出路,何时才能重返故里?
蒋捷在这首词里,很好地将写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以亡国之痛、身世不幸之感为主线,勾勒了一幅凄清、寥落而又充满寒意的秋景图,表达了自己虽有一颗报国的雄心,但透过秋晓的无奈,只得在愁绪、焦躁中度日如年。
这样的亡国之痛,沦落天涯之悲,其实贯穿了爱国词人蒋捷一生的生活基调和创作风格,让人深深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