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首映宣传(1 / 2)

以及在拍亚运纪录片时,认识的朋友金美荷马滔等。</P>

总之所有和高悠有过交情的人,高悠都邀请了一遍。</P>

把这次的首映式搞得很声势浩大。</P>

首映时,影院里,不时传来哭泣的声音。</P>

赵庆演的母亲李娜,实在是催泪。</P>

连很少哭的潘玉凤,也擦了几次泪。</P>

首映结束后,高悠和其它主创人员,还和各大到场的媒体,交流了一下观后感。</P>

媒体的反馈,基本也是好评如潮,不少媒体记者表示,对赵庆的表演尤其印象深刻,希望她能拿奖。</P>

赵庆笑着感谢了这个记者朋友。</P>

还有媒体问高悠,怎么会想到拍孤独症这个群体。</P>

高悠就提到了希望厂,还给她们推荐了《指南》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更了解这个群体,少一点偏见和误解。</P>

第二天,国内基本上所有比较大的报纸和电影杂志,都报道了这次的首映式,评论基本都不错。</P>

而在高悠主导下的宣传也是一波接着一波。</P>

高悠先是和她的广告团队,制作了好几个风格不同的宣传片,上映之前,在各大城市电视台投放。</P>

有突出孤独症少女和钢琴的。</P>

有突出工厂和钢琴,这两个极具反差的元素在一起的反应。</P>

还有主要宣传母女情的。</P>

这些宣传片覆盖的范围很广,吸引到的观众也各种各样,在传播度上,效果奇佳。</P>

而且之前国内也比较少做这种大规模的宣传,一下子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P>

高悠还和古冬华商量,让《小说文刊》特地在《幻想龙宇宙》连载末尾,给她的电影打了广告。</P>

《幻想龙宇宙》的读者这才知道,原来她们追了几个月的小说作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啊,还是一位第一部片子就拿下国际大奖的新人导演。</P>

这让一些读者纷纷有了一些想法,既然是导演,以后会不会把小说拍成电影啊。</P>

不少读者纷纷去信,问《小说文刊》的编辑们。</P>

编辑们表示,她们也不知道啊。</P>

她们也是才知道,她们杂志社最红的小说作者,原来还是一名导演呢,一出手,就拿下国际大奖。</P>

李主编和古编辑,真是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啊。</P>

不过这让不少《幻想龙宇宙》的读者,直接成了《工厂钢琴师》的潜在观众。</P>

而且因为片子本身拿了大奖,所以很容易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电影没全国上映前,《工厂钢琴师》就在各方都有了一定的存在感。</P>

而高悠在宣传上的大投入,换来了高回报。</P>

《工厂钢琴师》在京市各个电影院首日上映,一共就拿到了二十万的票房。</P>

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P>

经验丰富的岑主任,给高悠预计,全国的首日票房可能在七十到八十万之间。</P>

要知道,现在的票价在五角到一块钱之间。</P>

七十万的票房,就说明有一百多万人进了电影院看这部电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