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余晖如同金色的轻纱般洒落在大地上。太阳渐渐落下山去,它的光芒也变得柔和起来。</P>
第一日,在国子监上学,贾兰很充实,对什么事都感到很新鲜,堂上讲学的先生,都是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文士,讲了很多兰哥儿听不懂的知识,贾兰都认真做了笔记,贾兰和李谦兆处得不错。</P>
李谦兆比贾兰大两年,也还是正当调皮的年纪,李青秋对小儿子课业很严格,李谦兆课业很扎实。</P>
国子监放学了,贾环带着兰哥儿跟随李谦余兄弟,去了李府。</P>
李青秋还未放衙回来,李谦余带着贾环叔侄俩,去后院见李青秋的母亲和夫人。</P>
李母很喜欢贾环,爱屋及乌,对兰哥儿也很亲切,说了几句话,笑着让李谦余待会留贾环叔侄在家用饭,贾环叔侄就退出了后院。</P>
李母望着贾环的背影,轻叹的道:“可惜咱们的小韵,年龄还太小了,要不然,我可要拉下老脸来,去贾府找她们府里的国公夫人,把她许给环哥儿了?”</P>
李夫人一愣,浅笑道:“母亲大人,儿媳不太明白,母亲您为何这般喜欢环哥儿?”</P>
李母陷入了回忆,脸上带着笑,道:“在这环哥儿身上,老婆子仿佛看见了少年时的清秋,清秋十四岁那年,离家外出求学,那时候清秋,和现在的环哥儿,可真像!简直一模一样的!”</P>
“………”</P>
李夫人愣了,两人哪里像了?还一模一样?您是不是老眼昏花了!</P>
李夫人也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已经致仕养老的江南巡抚,李青秋四年前,收了贾环这武勋子弟做弟子时,李夫人来往的清流诰命在她面前,已有些不好听的话了,暗讽李青秋没风骨,文人清流的子弟,都看不上眼,偏偏却收了一个勋贵纨绔子弟,做了学生。</P>
李夫人的心里,可不太愿意招贾环为婿,觉得有碍李家在士族的清誉。</P>
李夫人还是对李母赔笑的道:“让母亲失望了,我们家的小韵,才三岁,和环哥儿年岁差太多了,等她长大,环哥儿恐怕已经娶妻生子啦!”</P>
丫鬟走进来,道:“老太太,太太,环公子还带来了礼物,这是礼单。”</P>
不年不节的,为何还送礼物,老太太接过礼单。</P>
在封建社会的官场,师徒,同门,同年是很特殊,且很重要的关系,很多时候是一种天然的同盟关系。</P>
平常一年三节两寿,学生会给先生的府里,送节礼的,可今日不是节日,也没到生辰。</P>
老太太看了一下礼单,不是太贵重的东西,茶叶,笔墨纸砚,绸缎,也没太放在心上,让李夫人收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