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将复起,长安境况(1 / 2)

汉中崛起第一百八十五章兵将复起,长安境况在定好大方向之后,次日正午时分,曹操领着麾下文武重臣并数百铁骑护送,出了樊城…一路往许都方向行去。

关中十数万凉州大军要解决,不过…在那之前,曹操首先要做的就是返回许都,尽快稳定兵败之后带来的波澜。

四方皆可反…但许都不能乱。

至少在现在而言,刘协依旧是他曹操讨平天下最有利的旗帜。

……

长安城,满目尽苍夷。

在纵兵劫掠、厮杀了两三日后,长安城的局势慢慢平复了下来。

面对韩遂、马腾二人的诏令,这些凉州出身的将士虽多有不满者,可在韩遂、马腾两部以铁血手段斩杀了数百违背军令的军士之后,西凉联军之风为之一变。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具长安城门上吊死的尸体。

当然这一切并非韩遂、马腾心有悔悟,而是潼关那里传来了消息。

曹军十数万大军集结在潼关附近,正在征调粮草,准备随时入关。

韩遂和马腾清楚,这十数万联军看似气势凶猛,可因为粮草的限制,后劲乏力。

若是让这十数万曹军入关,势必陷入无休止的对耗之中,曹氏耗的起,可凉州不行。

一旦冬雪漫天而下,他们对这场战争的主导权,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丢失。

城南。

这两三日来,张永在城南外围收留了不少长安百姓,当然这其中,多以老弱妇孺居多。

城内的青壮有大半战死在西、北两门,侥幸活下来的不是丧生在凉州大军的屠刀下,便是跟着大部冲出了东门,似郝昭这种少之又少。

“世子再继续收拢百姓的话,我们所带的军粮只怕不出十日就要告罄了,到时候我们只怕都要去喝这西北风去了。”

城南一座破败的宅院内,马谡高皱着眉头走了进来,看着正在与孟邱对练的张永,悠然长叹一声,在旁边的一个石墩上坐了下去。

要说,他们这次前来带的粮草还算充足,可是耐不住这麾下的队伍像滚雪球一般的在壮大啊。

先是在城外收拢了钟进等近万曹氏援军,张永又在进城之后收留了八千左右的妇孺,单凭人数来说已是初来长安之时的一倍之多。

“幼常,何故如此愁眉苦脸!我不是已经让人返回蓝田筹集粮草了吗?”

听到马谡的抱怨声,张永不由收起了手中长剑,轻笑一声朝着自己的这位行军参谋兼主簿走了过来。

“蓝田是有钱,这一点我不否认,可在这关中钱并不等同于粮草。有钱,在很多时候未必能买来所需要的东西。”

“世子!听我一句劝,我军现在背起的负担已经足够大了这些长安城的百姓,莫要再继续收留了。否则一旦粮草不足的消息传出,军心必定震动。”

在张永在长安城南收留百姓的时候,有关张永的仁义之名不知何时从城南传了出去,以至于那些笼罩凉州统治阴影下的百姓想法设法的再朝城南汇聚,只为求的一条活路。

仁义之名是好,可是仁义这种事,在马谡看来也是要分时候的。

如今韩遂也好,马腾也好,都是汉中张氏名义上的同盟,在长安陷入满城杀戮的时候传出仁义的贤名,这不是再踩韩遂、马腾的脸吗?

还好这两个老狐狸都是心机深沉之辈,清楚大事未靖,这个时候不适合反过手来收拾张永,不然马谡觉得在这长安城内,他们绝待不过三日就算有马超罩着,结果依旧不会有什么改变。

当然,这句话马谡不适合直接告诉张永,只能旁敲侧击进行提醒。

否则这件事日后绝对会成为张永内心的一个梗。

一边是自己心中的道义,另外一面则是与马超、马腾凉州马氏的情义。

“粮草还不是没告罄吗?这些百姓终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

“幼常应当知道,凉州大军几乎将城中的粮草收刮干净,一旦失去了我们的庇护在这隆冬之际,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下场?”

迎着张永平静的目光,马谡顿时沉默了下来。

等待这些百姓的会是什么?

要么为西凉大军所杀!

要么逃出长安,饿死、冻死在前往潼关的路上。

唯此而已!

“幼常!你那点小心思我还是能够猜得到的!你啊有什么事情纵使嘴上不说,也会表露在脸上。”

见到马谡没有反驳,张永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身为谋士,你可以运筹帷幄、纵横阖下但张永觉得,总要守得住自己心中的底线。

好在马谡心中还有那道名为道义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