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行素越发好奇,他瞪大眼睛看着张士德,疑惑不解地问道:“士德叔叔,以往咱们和朱元璋之间虽有些许摩擦,但那些小规模冲突双方也是各有输赢。敢问此次您何来这般信心,坚信定能击溃朱元璋的大军呢?”</P>
张士德捋了捋下巴上那略显花白的山羊胡子,不无得意地说道:“素儿,你不懂,我们都是生意人出身,对于互相之间实力的变化不必直接开打就能知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老练与精明。</P>
李行素对张士德那典型的小商人心态实在是难以理解,他瞧不上张士德事事都要精打细算,反复掂量自己是否合算、是否吃亏,做任何事都犹犹豫豫的模样。</P>
他忍不住问道:“士德叔叔,你倒是讲讲看,你究竟是如何笃定朱元璋军队的实力不如我们的呀?”</P>
此时的张士德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答道:“素儿啊,你瞧瞧,那朱元璋如今低声下气地写信来求我们,这不就自然表明他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我嘛。趁着我们现在依旧兵强马壮的时候,这一战早点打肯定比晚点打要好得多呀。”</P>
李行素听后,差点气得笑出声来,急忙反驳道:“士德叔叔,怎能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揣测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呢?难道就不可能是朱元璋并非因为觉得实力不如我们才来求我们睦邻友好,而是因为他想和我们一同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元朝的军队呢?”</P>
“对啊,我们共同的敌人不正是元朝政府吗?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朋友,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即便我们要打,那也得等到我们把元军消灭了再动手呀。”张士信这时也接口说道,很明显他与李行素的意见是一致的。</P>
张士德见张士信竟然和李行素站在同一战线来针对他,不禁怒从中来:“你们懂个啥!打仗就跟做生意一样。你现在有本钱了就得去做生意,这笔生意要是有得赚,你就可以去干。”</P>
“现在元朝军队自顾不暇,短时间内对我们没啥威胁,可当下对我威胁最大的恰恰是朱元璋。我现在有能力打得过朱元璋,我自然应该去攻打他,这笔生意当然划算啦。”</P>
“要是等到他的实力发展壮大起来,我就不是他的对手了,到时候,就算你们逼着我让我去打他,我也不会去的,因为到那个时候再和他打,那肯定就是亏本的买卖了。”</P>
李行素对张士德这种将天下当作生意来做,凡事都要计较得失的小商人心态着实困惑不已,又开口道:“如果朱元璋确实准备攻打我们,那我们确实可以这么想,也可以这么做。可他找人送信来表明要与我们睦邻友好的态度,你为什么还要扣留信使,并准备派兵攻打他们呢?”</P>
“幼稚!素儿啊,平素你行军打仗出谋划策,的确看起来非常成熟,一点都不像个孩子。”</P>
“可在这社会上的势力斗争方面,你还是太嫩了点呀。他朱元璋想和我睦邻友好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因为觉得打不过我嘛!如果他能打得过我,你以为他会低声下气地写信给我,要求睦邻友好吗?”不得不说,张士德的这番话也有一定的道理。</P>
然而,李行素深知按照张士德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张士诚必定会被朱元璋所灭。虽然李行素不确定这里的历史是否会和自己所学的历史一样,但自从他发现金丹期的武者竟然能够飞行之后,他觉得改变历史未必就是不可能的事。</P>
因此,他决心要想办法让张士诚成为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胜利者,也就是说他要准备改写历史。毕竟自己也没什么可怕的,既然穿越过来了,那就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P>
“诚王,我们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眼前这一小块地方上,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比如整个中原以后都有可能是我们的呀!”</P>
“方国珍、徐寿辉、朱元璋、陈友定等人的地盘,包括南方和北方其他广袤的地域,以后都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地盘。所以现在我们先不要内斗,等将元朝政权推翻了,我会帮助你慢慢消灭其他的这些势力的。”</P>
既然无法说服张士德,李行素于是给张士诚画了一个超级大的“饼”,期望以此能让他转变思路。</P>
“可是如果真等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就处于劣势了,到时候我们怎么打?也许朱元璋到时候就会一口吞掉我们,所以趁着现在我们还处于优势,我要先将朱元璋这个放牛娃给打趴下。”</P>
张士诚显然不相信自己能吃下那么大的“饼”,他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想经营好当年吴国那么大的地盘就足够了。</P>
不过,看起来他也有他的道理,只可惜他的能力有限,他连方国珍的势力都打不过,又怎么可能是朱元璋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