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术(2 / 2)

当然,将作少府这个职位是潘启和秦王政商量之后,嬴政这个秦国新王任命的,虽说吕不韦掌管国内大大小小的事务,但他终究不是秦王,何况潘启还是秦王政的老师。如此,潘启领将作少府之职,掌皇宫等公共建筑事务,本署有两丞,左右中侯。属官有石室令、东园主章令、主章长、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后校令、中校令。石室掌建筑石料、东园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长掌伐大木、五校掌营建。

嬴政对于让秦军开着各种机关兽从天空大地横推诸国可是念念不忘的,而让潘启总领将作少府之职就是为了制作机关兽,也是为了培养机关术师,就等举行冠礼之后开始攻略诸国了。

至于御史的职位,那是秦庄襄王留下的遗诏,当然,这个御史的职位并没有多大实权,是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就是能伴君左右,简单来说就是当秦王的秘书,这倒是符合潘启作为秦王政老师的职位。而不是秦创置的御史大夫,有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的御史。

当然,相比于在政治仕途顺利无比,位极人臣,总领国事的吕不韦,潘启的官职变换就就普普通通了。不过只要有脑子的人都会明白,等秦王长大及冠亲政之后潘启的地位绝对会水涨船高。

不过对于朝政之事潘启基本不会去参合,任由吕不韦掌管,潘启忙着呢。

除了因为嬴政的身份成为秦王之后,不合适再去潘启府邸接受教导,潘启要来到咸阳宫教导嬴政,还要对将作少府所辖进行改制。

……

早上,没有朝会,潘启乘坐马车来到咸阳宫,到给嬴政授课的时间了。

下车,瞥了一眼旁边停放的马车,潘启知道那是吕不韦的。

“真是取死之道。”摇摇头,潘启轻车熟路的进入宫殿群内,往嬴政的书房走去。

“见过大王。”虽然说是嬴政的老师,但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老师勉礼”嬴政将手中的放下,“不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

“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嬴政愣了一下。

“没错。其实帝王之术不外乎知人善任而已。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帝王之术什么的,说的神秘,但在现代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无视掉那些天花乱坠的骗子广告,其实说穿了就是两个字:用人。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连书本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现代人才都如此重要,更别说这个百姓基本目不识丁的战国时代了。

人才可是很重要的,由人才可用,这是用人的前提。

就说刘邦,他在谋略方面,他比不上张良、陈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韩信、彭越;在治理国家上,他不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由此他打败了勇武的项羽,建立了汉王朝。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什么事都要大包大揽的话那可是要累死的,就像诸葛亮,他在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收益不错,但由于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

当然这里不是说诸葛亮不会用人,反而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

但是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由于这些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由此可见正确用人之道是多么重要,而且正确使用人才那可是大到创千古之伟业,小到发家致富,无处不在。

“总之帝王之术就是用人之道,为帝王者治国无外乎要群臣辅佐,对群臣的正确任用就是最成功的的最强的帝王之术。言简意赅的说就是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

“当然,要发挥帝王之术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人才可用。”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大王可有所得?”说完用人之道潘启笑着问道。

“这我大概明白了,就像秦国的招贤令那样,不问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在秦国某得一席之地,得到重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强秦对吧。老师?”

“没错,帝王之术你算入门了,下次我跟说说人才与机关术是强国之源,是第一生产力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