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官员的种子(1 / 2)

进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秋墨池,一个是曾仕贵。这两人林苏都有感觉啊,如果说这世界上他有两个纯粹的文友,无疑就是他们了。

他们虽然文才差了些,身后的底蕴差了些,够不上章浩然、李阳新、霍启这些人的分量,但单以跟林苏的关系而论,更纯粹些。

林苏开心地迎了上来:“秋兄、曾兄,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晚?”

秋墨池道:“要依我的意思,半个月前就该到京城了,但曾兄非得去海宁江滩抗洪,这一耽误可不就耽误了吗?幸好有师尊帮忙,否则,我们兴许就真误了。”

曾仕贵不好意思地抓头:“海宁江滩有林兄的四十里长堤,固若金汤,小弟在那里也只是白吃白喝了几天……”

他跟秋墨池是在林佳良婚礼上认识的。

当时,参加林佳良婚礼的文人也就那么几个,都是志同道合的,他与秋墨池一认,就引为朋友,秋墨池事后还去他家里拜访了一回,两人也在吉城江滩那边转了几圈,秋墨池感慨,同样是江滩流民,海宁跟吉城现在可是两重天。

这句话一下子打在曾仕贵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上。

在他的认知中,海宁江滩跟吉城江滩应该没什么两样啊?为什么秋墨池这么说?秋墨池笑了:你印象中的海宁江滩那只是从前的江滩,现在的海宁江滩那是人间乐土,十万流民吃得饱、穿得暖,家家户户在做房子,知道是什么房子吗?比青砖做的房子都结实,外面还有大大的院子,这个时节花开遍地,如同人间仙境……

曾仕贵如听天书,咱们去看看!

于是,他就跟着秋墨池去了海宁,他们到的时候,林家兄弟刚刚赴京。

曾仕贵一到海宁,就一头扎进海宁江滩,看了几个大厂,看到了无数的房子破土动工,看到了流民脸上梦幻般的笑脸,也听到关于林三公子妙手改江滩的种种神奇传说,他的心完全打动了。

十年寒窗,他为的是什么?

说建功立业他真没想那么远,他最真切的心愿就是改变吉城江滩十万流民的生计,因为他是吃流民的“百家饭”、穿流民的“百家衣”长大的,流民自己的孩子读不了书,而他却被流民老师带入文道!

他得到的任何一点财富,他都毫不吝惜地送给流民,他做梦都想看到流民脸上露出笑容。

他的根在吉城流民那里。

那里他没有看到流民的笑脸,但在七十里之外的海宁,他看到了!

他也听到了流民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在今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守住江堤。

林家兄弟已经离开了海宁,他曾仕贵就代两位林兄,为海宁江堤战上一场,所以,在洪灾肆虐的时节,他在江堤之上。

江堤上,他认识了杨知府,认识了抱山,也认识了林家的残卫,还认识了几大厂的厂长,所有人都将他当成自家兄弟。

众人也都知道他的心愿,在洪水安全过境的那天晚上,抱山喝多了酒,跟他说了一句话:你跟林小子说一声,只要他点头,吉城那边十万流民全都迁到海宁江滩,又有何妨?

这句话,让曾仕贵接下来的三天三夜都没有睡着……

真的可以吗?

如果可以,他的梦想转眼间就会实现。

带着这份忐忑,带着激动,他一进京就来找林苏了……

林苏可不知道他这份心思,问一声:“抱山先生也进京了吗?”

三千里路途,凭他们两人的修为,不可能三天时间到达,一定是抱山送他们过来的,那么,抱山呢?

秋墨池笑了:“师尊已经回去了。”

“回去了?”林苏好吃惊:“我没惹他吧?他到京城了都不来见我和我二哥?”

秋墨池哈哈大笑,说林兄切莫多心,我师尊才不是那么容易惹着的人,他打算在海宁江滩建一所学院,为十万流民的子弟提供读书的机会,这段时间全都在折腾这个,象打了鸡血一般……

林苏眼睛大亮:“好!真是太好了!我都没想到,他倒先行动了,你告诉他,筹办学院所有的费用我包了,想在哪儿建就在哪儿建,想要多大的地儿,我给他多大的地。”

海宁江滩,生计已经解决了,但光是解决生计还不行,还必须有配套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希望之地,如果按照他的设计,可能在科考之后也会很自然地考虑到教育问题,但现在,抱山已经着手在办了。

真好啊,真是太好了,以抱山的天下文名,他也会有一堆的朋友,将这些隐居各地的大儒级别人物集中在江滩,江滩的这所学院,就非同小可。

秋墨池笑道:“这还真不要你来批,你家老太太一听这个,开心坏了,已经批了!她说了,别的事儿你当家,这件事情你不同意都不行!”

林苏也笑了。

“曾兄……功课修习得怎么样?”林苏转向了曾仕贵,他的朋友中,也许唯有曾仕贵是他需要操心功课的,因为曾仕贵的底子还是太薄了些。

曾仕贵慢慢站起,深深向林苏一鞠躬。

林苏愣住了,林佳良、秋墨池也愣住,包括楼上的几女也愣住。

她们可都知道曾仕贵跟林苏的关系,以他们的关系而论,曾仕贵不需要行此大礼的……

林苏赶紧站起:“曾兄,你这是……”

曾仕贵缓缓抬头:“林兄,你对小弟的恩德,小弟一辈子都还不完,但如今,小弟有一个过分的请求,万望林兄能够允许。”

“你但说无妨!”

曾仕贵道:“吉城十万流民,百年来生死艰危,仕贵出生于流民江滩,吃的是百家饭,着的是百家衣,流民子弟求不了学,但凑钱给我,让我能够参加科考,仕贵不管走到哪一步,不敢忘了流民之苦,今日,仕贵求林兄,准许吉城十万流民迁居海宁江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