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不懂什么故事,但这时也来了兴趣,一个劲地点头,&38;ldquo;好啊!&38;rdquo;
刘翠萍微微一笑,拿起稿纸念了下去。
那是一篇幽默的短文,才一千多字,写得妙趣横生,王二没啥文化,听得都可乐了。
&38;ldquo;这就像说书一样,对不?&38;rdquo;
刘翠萍仰起头想了一下,&38;ldquo;对,就是说书。&38;rdquo;
&38;ldquo;媳妇你可了不得,竟然会说书,而是还这么有趣,以后我就不看电视了,你说书给我听,咋样?&38;rdquo;
刘翠萍道:&38;ldquo;写这个可难了,一周能挤出一篇算不错了。&38;rdquo;
&38;ldquo;一周能听一次书,好像也不错。&38;rdquo;
&38;hellip;&38;hellip;
很快,那篇念给王二听的故事,刊登在县里的《故事会》上,刘翠萍也拿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
王二都呆了,羡慕说道:&38;ldquo;媳妇,你这一篇说书的,顶我三天的活。&38;rdquo;
刘翠萍摇摇头道:&38;ldquo;可我写这一篇,得琢磨好久咧。&38;rdquo;
这样的生活,已是让刘翠萍满足了,但她没想到,自己的天地,还远不止这般狭小。
她的一篇故事改编成了话剧,还火了,无数的编辑找上了她。
其中,黄图更是亲自登门,他那时候刚筹办脱口秀的节目,最缺的就是会写段子的编剧。
黄图觉得刘翠萍的文字极有灵性,韵味深长,于是亲自邀请其加入他的团队,开始了刘翠萍编剧生涯。
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合作了三年了。以往虽然没这么火爆,但在这个写段子的圈子里,刘翠萍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38;hellip;&38;hellip;
选完了书,刘翠萍对林寻道:&38;ldquo;林先生,希望接下来合作愉快。&38;rdquo;
林寻点了点头。
&38;ldquo;很感谢你和周总对我们这档节目的信任,我们势必不负所望。&38;rdquo;刘翠萍很认真说道。
这番话倒是让林寻觉得奇怪了,&38;ldquo;这话严重了。&38;rdquo;
&38;ldquo;哪里?如果没有周总和您的资金,我们节目也不会这么有底气寻求转型。&38;rdquo;
&38;ldquo;转型?&38;rdquo;林寻微微蹙眉,&38;ldquo;刘总监,我不明白你的意思?&38;rdquo;
刘翠萍也是一愣,随即笑道:&38;ldquo;看来林先生还不知道,博立行投资行已经投资了我们这档节目。&38;rdquo;
这下林寻才算明白,他现在是博立行的股东,算起来也是吐槽大会的小老板。
这有些不真实&38;hellip;&38;hellip;
林寻沉默几秒,然后说道:&38;ldquo;这事我的确不知道&38;hellip;&38;hellip;嗯,既然这样的话,祝我们合作愉快。&38;rdquo;
&38;ldquo;愉快。&38;rdquo;
刘翠萍转身离开,林寻注意到,此时黄图正在书店门口等待&38;hellip;&38;hellip;
待刘翠萍走出书店门口,黄图立马迎了上去,将刘翠萍手中一摞书接了过来。
这两人&38;hellip;&38;hellip;
林寻懒得细想,他决定不等周刚那小子了,见色忘友,无情无义,塑料兄弟&38;hellip;&38;hellip;自己先行离开,和郝瑶汇合。
郝瑶还在烧烤店里,正拿着手机打电话&38;hellip;&38;hellip;
小助理看见林寻,急忙迎了上来,对林寻道:&38;ldquo;完蛋了,这个月你的业绩没达标,郝姐被老板骂惨了!&38;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