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人生,易如反掌(1 / 2)

分封大清不是没弄过,入关之前螨清因为人口数量的问题采取了以汉制汉的计策,这也是后来三藩的起因。</P>

入关之后,满清为了嘉奖投效他们,并且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军阀所以册封了三藩。</P>

可他们毕竟是螨人,而且三藩雄踞中原,久而久之的三藩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隐患,所以螨清打算撤藩。</P>

康熙当年为了撤藩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所以他又怎么可能接受今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况且不仅是三藩作为前车之鉴,大明不就是分封的皇室子孙嘛。</P>

于皇室朝堂来说,将其余子孙留在身边是可以时刻观察他们,防止其子嗣后代传承下去后出现不臣之心。</P>

可是康熙不仅仅是一个皇帝,他更是一个人,只要是人总归是有感情的,哪怕心中已经存在着一个占据他大半的人了,对于其他的孩子依旧会照顾。</P>

至于说不让这些孩子拥有实权,在官场上谁不讲究一下人情世故,尤其是面对着比自己还要大的官时。</P>

而京城,乃至整个天下最大的官莫过于皇帝了。</P>

皇室子孙只要没有皇帝的命令,谁都会有所顾虑,甚至会因为他们能够亲近皇帝,主动和他们拉上关系,谋求自己的出路。</P>

久而久之,在潜规则的影响下,权力便开始腐蚀起了他们。</P>

不是哪一个朝代都像大明初年一般的,兄友弟恭在皇室更是少的可怜,尤其螨清这些深处权力中心的皇子们。</P>

“这不是理由。”</P>

康熙在面对着方休的质问沉默了许久后才说道。</P>

“这些事情你早就在谋划了,你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朕的追责嘛!”</P>

虽然方休所说的话在理,可是经过康熙的彻查,发现方休彻底掌握工部的时间比他想象的还要早。试想一下,一个朝堂的重要部门,就这么不知不觉得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被挖走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皇帝的挑衅呢。</P>

“那陛下觉得什么时候才好,等到大哥将刀架在儿臣的脖子上,等到八弟带着他的人马走进皇宫的时候,等到皇宫的禁卫军不再是保护儿臣,而是要对儿臣围剿的时候,等到儿臣被万箭穿心的时候嘛!</P>

陛下觉得儿臣太早了,那怎么不去问问儿臣的大哥!八弟!他们为何早早的就在谋划了!</P>

儿臣不愿做那唐太宗,可也不远成为那废太子!!”</P>

方休的这段话可谓是杀人诛心,口口声声称呼这康熙为陛下,但说到自己的时候却一口一个儿臣的,其中的割裂感让此刻的康熙感受到了痛彻心扉的感觉。</P>

甚至列举出了唐太宗和他疼爱的太子为例,进一步的逼迫着康熙心中的亲情。</P>

原本康熙还在用太子早有图谋不断的告诫着自己,可是如今方休这么一说,他也知道方休早年的手段并没有错。</P>

正如他当年要将鳌拜处死一般。</P>

无言以对的康熙看着面对的方休,此刻的方休就像一个赴死之人喊出了多年的艰辛一般,脸上的表情虽然狰狞,但是更多的是舒畅。</P>

直到这一刻康熙才发现原来对于他最疼爱的太子,对于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儿子,自己似乎根本不了解。</P>

不懂他多年来藏拙的用心,不懂他为了自己维护兄弟一再退让的用心,不懂他走投无路后这才爆发的苦心。</P>

这么多年了,原来他的太子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啊。</P>

此时康熙在想,若是之前陷害太子的僭越之事,自己没有那般和稀泥,而是坚定的站在太子身边,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P>

莫名的,康熙挺拔的腰在方休面前弯了,面容也苍老了不少。</P>

康熙张了张嘴,但什么都说不出来,他还能说什么,说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