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许都事变后许多官员、吏士逃亡后极限动员的数据,现在顾不得什么长远发展。
曹军已将合适的青壮编入军队,准备做殊死抵抗。
只有挡住刘备,才有去谈什么长远未来。
夏侯渊的军书很是规律,一日一封。
这也是曹操每日必看的,军书稳定送到许都,说明前线稳定,曹操情绪也能稳定。
这一日,曹操看完东海战报后,带着曹冲到许都东郊游玩,以此放松心情。
曹冲在今年展现了称象的典故,更是让曹操喜爱不已。
这份喜爱有多少,那曹操的压力就有多少。
一旦战败,曹军过去做下的血债必然报复到宗族子嗣身上。
东郊象园,曹操与程昱在亭下对弈,两个人云淡风轻。
但盛夏暑气正在消退,谁都知道,刘备即将发动猛攻。
也就孙权败亡崩解的太快,给刘馥让出了完整的江东,让刘馥不得不沉心梳理、消化扬州。
否则刘备、刘馥两面夹击,中原战场分出胜负前,夏侯渊的东海战场一定会崩。
不是夏侯渊不行,而是夏侯渊无法驱使曹军强攻城池;而东海守军畏惧屠城,会殊死抵抗。
所以任何的强攻,都会在守军顽强抵抗下产生大量损伤。
这种损伤,是夏侯渊无法承受的,也是曹军不愿承受的。
东海只能是相持,臧霸观望不动,就是最好的局面。
刘馥如果出兵抵达徐州,那么臧霸就必须动,臧霸动了后,缺乏援军的夏侯渊一定会倒霉。
好在孙权送了一份大礼包,能将刘馥噎死,让刘馥分不出力量参与北伐。
东线稳定的情况下,现在只需要专心应对刘备。
可北线呢?
袁尚岂会眼巴巴看着中原曹刘对峙?
想要战胜、击退刘备,仅仅靠曹操中军集群是办不到的,必须合曹仁军团一起出击,才有较大胜率击败刘备。
所以曹仁这个仅有的机动军团也参战后,黄河沿线基本上是不设防的。
那么,袁尚会不会出兵介入?
此前介入的机会不高,因为对袁尚来说,乘机吃掉鲜于辅就很合算。
可关中发动的朔方、河西战争打残了鲜卑,逼迫鲜卑仓促上位的新王步度根不得不归附、请降于关中。
这意味着关中的影响力能直接通过代郡、渔阳渗透到幽州;鲜于辅抵抗意志自会强化起来,这就不是袁尚能轻易吞掉的。
关中的崛起,会迫使袁尚加快脚步整合周围的地盘、人力。
比如中原,如果曹刘相争之际被袁尚一口吃了,袁尚威望大涨,内部凝聚力也会暴增,自然就有了对抗关中的心气。
故而曹操很是忧虑,打破曹操的脑袋,他也想不明白鲜卑人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弱了。
唯一合理解释就是骞曼与魁头争国,鲜卑内部分裂、混战,让路过的黑熊捡了个大便宜。
骞曼和魁头任何一个人存活,都能维持鲜卑整体的统一,就算暂时退让,依旧有报复黑熊的勇气和实力。
可这两个都死了,继承的步度根实力不强威望不高,不想死的话,只能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