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办个培训班(1 / 2)

侯平上午通常都在织造厂处理事务。</P>

随着织造厂涨工资的消息慢慢传开,现在想来织造厂做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P>

当初七名拜师弟子中唯一一个没过院试的唐雨星也进了工厂,成了侯平的副手。</P>

刚进公房,唐雨星就来汇报:“恩师,昨天下午有一群建州商人来工厂找过您,我说您不在他们就离开了。”</P>

工厂没有跟建州商人有过交集,现在突然来找自己也不知道是何意。</P>

“知道了,对了雨星,最近来工厂做工的工人比较多,你跟高家兄弟商量一下,把保安队伍增加一些人数,一定要保证厂里工人的安全。”</P>

“好的,每班加到十人,您看够么?”</P>

“现在工厂工资的消息仅在县内传开,等传到周边地区的时候,来的人会更多,流民一多就会混乱,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这个你跟高家兄弟商量好,总之,一定要确保人员安全。我可不想到时候闹出什么纠纷,坏了工厂名声。”</P>

“好的恩师,我这就去跟高敬明商量。”</P>

唐雨星走了,侯平拿起账册看了起来。</P>

这个时代不比后世,因为工人几乎不识字,管理全靠口口传授,很容易就出现指命误传的情况。</P>

一但造成损失,连责任人都很难追查出来。</P>

规模小的话,问题还不算大,毕竟人员简单,一目了然。</P>

规模大了的话,那可问题就大了,尤其是这种生产型企业,老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方方面面。</P>

所以如果老板长时间不在工厂里待着,可能根本就没办法知道厂里发生了什么事。</P>

后世许多企业都是有这样的情况,做小公司的时候老板一手抓,公司怎么做都挣钱。</P>

但是公司大了的时候,老板一个人抓不过来了,这时候各种纰漏层出不穷。</P>

订单越多利润越少,直到最后成了负利润的情况比比皆是。</P>

原因无它,都是大量浪费造成的。</P>

公司越大,浪费越多,小公司挣钱靠生产,大公司挣钱靠管理。</P>

就比如说,小公司接一百块的订单,如果浪费一块钱的话,那也不痛不痒。</P>

但是大公司接千万的订单,如果浪费同样是一百块一块钱的比例的话,那浪费的可是十万。</P>

订单越大出错的概率越高,如果公司接百元订单只有维持百分之一的浪费水平。</P>

那接千万订单大概率要高出这个水平许多,可能达到百分之二、百分之三,甚至更高。</P>

浪费就是个无底洞,而且浪费的都是纯利润。</P>

所以大公司的管理就是为了减少浪费。</P>

后世的大型企业通常会有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规章制度。</P>

实际上每个不近人情的制度背后,都是企业用巨额亏损买回来的教训。</P>

连后世那种信息发达的时代都是这样的情况,在现今这个时代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何其困难。</P>

实际上江南织造抛开贪腐不谈,很大程度也是受此影响。</P>

大明的织造按经营管理体制,可分朝廷官局和地方官局。</P>

地方的且不去管它,单说属于朝廷的官局,内织染局,简称内局。</P>

内局掌理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工厂设在三地,南京和苏杭二府。</P>

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最初由户部监督,官员管理,设大使及左、右副使。</P>

后来因贪腐问题改成掌印太监去督理,成为了二十四衙门之一。</P>

洪武朝、永乐朝的内织染局都是朝廷重要的经济支柱企业。</P>

直到嘉靖朝,内织染局的利润虽有所下滑,但是也还是朝廷税赋的重要补贴来源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