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夏占据的骑兵优势,真正发挥的地方并非正面战场,他们更大的价值在于自身的机动性。
四千精锐骑兵的战术价值绝对是袁绍所不能忽视的存在,而很快他就尝到了苦头。
初次大战之后,袁绍与玄夏双方很快就形成了对峙局面,而随着玄夏一方立起营寨之后,袁绍更加觉得无从下手。
占了以逸待劳的便宜先手攻击,精心准备的两个撒手锏也都用了出去,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如今玄夏黄巾都做好了准备,打起来只会更加痛苦。
此战之后,袁绍营中众人无不是心惊胆战,也就是黄巾兵力有限,若是让那许光头弄出来个十来万这样的大军来,那真可以横推天下无敌了,而这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能供养多少军队取决于能有多少资源供养,以幽州如今的人口土地来说,按照黄巾现在的标准打造军队能弄出来三五万大军已经是极限,这还是在玄夏完全消除了境内士族豪强的中间阶层,朝廷收入结构空前简明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但若是再让玄夏拿下更多的地盘,比如占据冀州青州并州等地,那十万大军也只是轻轻松松而已,而且随着持续的扩张,军队规模也只会越来越大。
最终,还是田丰叹了口气,率先站出来说了别人都不愿说的话。
如今我军已经陷入困顿,若不能及早决断,届时恐为其乱,一旦军中补给难以维持,一旁有玄夏大军虎视眈眈,我军则有全军覆没之危。
黄巾骑兵在正面战场就是重骑,可当破阵突击之用,而走出正面战场,又可作为轻骑袭扰后方,而现在看来的话,反而是后者更加要命。
袁绍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付不同特点的敌人,需要不同的方法,而玄夏未来注定会是大汉这片土地不容忽视的对手,自己必须做出针对性的准备。
如此众口一言,便是不甘心的袁绍,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咱们玄夏的将士真厉害啊,这么点人愣是把敌人打跑了!”
毕竟常山经过一轮扫荡,很难支撑玄夏大军的长久补给,而从幽州征调粮食则太远了些,如此一来只要袁绍沉得住气,那迟早能把黄巾给拖垮。
只要玄夏不倒,自己才能保住现在的田地,也不必经受繁重的赋税徭役。
可能短时间内这对天下穷苦百姓并不太友好,但长期来看,这更有利于广大百姓开始求变,也更有利于玄夏的事业推进。
没有骑兵,以后再面对黄巾的时候,还会出现一样的窘境!
下方众人无不是面面相觑保持沉默,而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玄夏固然不好过,但手握骑兵阻截粮道,如此一来更加难受的只会是袁绍,如今双方对峙不过七八日的时间,袁绍就有些坐不住了。
被围困许久的城中百姓,此时看到玄夏的大军莫不是热泪盈眶,玄夏越强他们越是安心,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和玄夏绑定在一起。
只有真正与具备强大骑兵的对手交手之后,才能感受到骑兵的重要性。
他默不作声的走出营帐,看向远处的玄夏营地,那明黄色的玄夏旗帜十分刺眼,而自己将要对这面旗帜低下头了。
骑兵!
荀谌这话一说完之后,许攸审配等人都是出言附和,这个时候他们都不计较什么派系斗争了,再不撤大家都要倒霉,没人会跟自己过不去。
除了骑兵之外,自己还要有足够多的装备,自己不能一直在装备上吃亏了!
现实就是己方大军正面无法突破,又没有能够反制骑兵的手段,以至于后勤线路不畅,两头都啃不下来,那这饭也没法吃了。
这一退走,便是把常山中山拱手相让,虽然自己依然占据着大半个冀州,但那也跟吃了蚊蝇一样难受。
而且袁绍并非愚夫,他们说先取并州青州兖州,难道就能那么顺利?
岂不知青州并州同样与幽州相邻,自己要扩张,幽州同样也要扩张,将来自己根本就不能避免与黄巾的战斗。
当然,这一战败了,却也给他打醒了,要和玄夏掰手腕,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够。
现在他只能忍受这种耻辱,以期将来还给许辰。
只不过这样的画面,绝不是天下士族豪强愿意看到的了。
“州牧,我军该准备撤退了,要战胜玄夏并非一日之功,不如暂且退让,先吞并青、并、兖州壮大发展,再图安定玄夏之事。”
袁绍大军撤走之后,就如同烟消云散,缠绕高邑许久的压抑气氛一朝散尽,整个城里边传来百姓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如今黄巾精骑在自己后方横行无阻,自己愣是没有任何办法!
大家都开始卷,你不卷那你就只能等死,而这玄夏来说,并不是什么坏消息。
玄夏向外迈出的第一步,就已经让袁绍开启了军备竞赛,而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袁绍一旦开始被迫军备竞赛,立刻就会让周边豪杰感受到压力,他们只会跟着做出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