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毛遂自荐(2 / 2)

江湖风情录 咸青虫二 1522 字 6个月前

此战后,耶律军损失过半再无力出关,只能龟缩于锁龙关死守。

这样的大捷,吴铭轼第一时间向朝廷发出了战报。

朝廷接到战报后,最是欣喜若狂的当数太子,因为是他举荐的吴铭轼。他只率领了区区的数十江湖人士,就打得居险而守的千余耶律正规军伤亡过半,只能凭险死守,不敢出战,无异于奇迹一般。

福王当然是最不开心的那位,心中暗暗地在谋算着如何至吴铭轼于死地。

皇帝接到战报后喜忧参半,喜的是,吴铭轼能以少胜多,打败耶律军,忧的是此人并非朝廷中人,仅凭数十江湖人士、乌合之众就能战胜千余的耶律正规军,太恐怖了。纵观朝廷,像吴铭轼这样的人才几乎没有,如果朝廷任由这样的人才继续发展下去,他若有数千人马的话,想造朝廷的反,自己可如何是好?

第二天的朝会之上,太子一党与福王一党自是吵成一团,各执一词,老皇帝好像置身于室外,在闭目养神。

太子与福王见皇帝这样一付模样停止了争吵,齐齐地看着老皇帝。

老皇帝见太子与福王停止了争吵,睁开了眼睛道:“我朝廷之幸,得这样的人才,必须重赏。”

众朝臣齐呼:“万岁英明!!!”

老皇帝颁布了重赏的旨意后只字未提加官进爵一事,而是话锋一转道:“值此大捷,众大臣商议一下如何扩大战果之事。虽然吴爱卿斩获无算,但他毕竟只有数十人马,想一举勇夺锁龙关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朝廷当然应把握此良机,增兵前线,助吴爱卿一举拿下锁龙关,以壮我朝廷的声威。”

皇帝的一席话,众朝臣都是老江湖油子,那能听不出弦外之音。显然,锁龙关当下只剩数百残兵败将,而且主将已死,只要朝廷发兵,定能拿下锁龙关。

至于什么助吴铭轼拿下锁龙关只是场面话而已,是乘着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委派朝廷官员去摘胜利果实的。

当然谁去可就大有文章可做了,都是手到擒来的良机,谁都希望是自己的一方死党前往,摘得了成果为自己的脸上贴金。

针对此事,太子一党与福王一党又是争执不休。双方又是争执不下之局。

正在太子与福王争执不下之时,有个胖子出班道:“在下不才,愿领五千精兵前往,不拿下锁龙关,誓不班师回朝。”

此人为何人也?居然胆敢在太子与福王到底由谁出征争执不下之时,出言毛遂自荐!

此人姓王名九,其祖上不通文墨,共生了八个子女,老大起名为王大,兄弟姐妹按顺序分别起名王二、王三……

排到他时,不好意思起名王八,于是跳过,起名为王九,但朝中大臣背地里还是笑称他为王八。时间一久,这样的笑称难免会传到王九的耳中,他也不为意,傻傻一笑而过。

王九身高七尺开外,长得肚大腰圆,仗着自己有些蛮力在朝廷中当上了武将。

王九虽然与他祖上一样不通文墨,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就连自己的名字写得也是歪歪扭扭,可他有二大优点:

其一就是忠心不二,只要主子让他向东,他绝不向西,而且从不问原因,执行力极强。

其二,王九虽然胸无点墨,但他的情商很高,与太子、福王的私交都很好,那派都不得罪,还游刃有余。

正因为王九有以上的二大优点,所以为官以来,青云直上,如今已是三品的武将。

王九出班请命,老皇帝十分的开心,直接下旨道:“王爱卿忠勇臣子,值此国家危难之时,不畏艰险,主动请缨,实为楷模。着枢密院拟旨,令王九为主帅领五千精锐择日出征锁龙关。”

王九跪倒在地道:“末将请旨,可否让吴铭轼与牛千总协助末将行事?”

老皇帝哈哈大笑道:“对敌阵前当然须统一号令,王爱卿是主帅当然由你统一指挥前线军务,官家刚才已经明旨,王爱卿还是胸中少了点墨水。”

王九虽然胸无点墨,但他一点也不傻,他当然要皇帝的明确旨意,见皇帝笑话自己,一点不在意,声音洪亮地道:“领旨谢恩。”

太子与福王停止了争执,对方都能接受这个人选。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二百九十七章王九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