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连自己的夫郎都说过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P>
虽然这中华的意思裴清晏不懂,但意思是明白的。</P>
不过他的想法和主张,从没与外人说过,只有四人帮知道。</P>
薛正点头,“都听你的。”</P>
主战的策论,他们早有准备。</P>
听到这儿朱逢春跟许长平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四人自然是要同心同向的。”</P>
他们都已经是正样的关系了,政见自然是一致的。</P>
尤其是朱逢春,就算是大舅哥想求和,他也愿意跟着,要不然以后就是不同的阵营了,哪里能娶到大妹。</P>
裴清晏心里也有压力,如果选错了,以后是大皇子登基,那他们四人可能一辈子只能过偏远地方的旅居七品小官生涯了。</P>
只是人生有时候不选不行,必须要做出抉择。</P>
不过裴清晏想着太宗跟着太祖打了一辈子的仗,戎马一生,亲手将鞑子的首领大王的头颅斩于马下,难不成还甘愿求和?</P>
如果太宗真的这样想,那么都非中宫正出的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何不直接就立了大皇子为储君。</P>
考场上裴清晏拉回了自己的思绪,拂袖提笔,挥毫泼墨落笔。</P>
毫不犹豫,一篇激情昂扬的策论跃于纸上。</P>
并且心里有信心,案首应该也是稳了,这篇策论无论是观点还是用词,或是文章的风格都是曹知府心仪的。</P>
裴清晏细心的将考卷上的墨迹吹吹干。</P>
才长舒一口气,先是将桌上的笔墨都收于一旁的考篮之中,但是却没有第一个就去上交考卷。</P>
院试里,第一个交考卷的考生是有能被当场取中进士的荣誉的。</P>
而且最重要的是,第一场第一个交考卷又被当场取中的,则不用参加接下来两天的院试了。</P>
正常的考卷都是由巡考号兵统一的收,然后再有专门负责的人将姓名全部遮盖住,才会上呈给主考官批阅。</P>
这是院试,而秋闱春闱还会多一道程序,就是将考生的考卷用馆阁体重新抄一遍,再将抄好的卷宗拿给主考官和副考官一同批阅。</P>
抄好的考卷就是朱卷。</P>
这样是为了防止根据笔迹而出的舞弊。</P>
每次院试都有考生第一个交上去,这份考卷不用遮名,直接就到了主考官手中,而主考官也当场批阅。</P>
取中的可能性非常大。</P>
毕竟能有这个自信这么早交考卷的定然有信心有把握。</P>
而现在纵观全场也就一个裴清晏露出了这样的自信和架势,巡考号兵已经在离裴清晏不远的走道等着了。</P>
曹知府也是这么想的。</P>
他想知道自己为三皇子挑的人才到底是不是不负自己的所望。</P>
其他也快要写完的考生看到有人已经连考篮都收拾好了,心想完了,这第一个交考卷的轮不到自己了。</P>
就在很多人都等着裴清晏交考卷的时候,裴清晏却不急不忙的从考篮里拿出了大大的油布。</P>
铺在了考案之上,将考卷挡个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