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方才蒙蒙亮,明非将前来敲门的初夏打发走了,用被子将脑袋盖住,依旧躺在吸铁石般的床上。
他不打算去钦天监衙门了,早起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不去当值的话,顶头上司袁客师应该不会计较这些的。
然而与此同时,太极殿内早朝已如火如荼。
李治高坐在大殿之首,头戴帝冕,身穿龙袍。殿中文武百官殿两侧而立。
所有人对于如何处置车鼻可汗部落而吵得不可开交。
一些官员认为突厥长期骚扰大唐边境,先皇在时,虽签订渭水之盟,但突厥仍贼心不死,应灭之。
百官哗然。
当然,聪明的官员还是有很多的,长孙无忌进言,将车鼻部众安置在郁督军山,设置狼山都督府统领之。
百官再无异议。
皇帝李治望着安静下来的百官,沉声道:“此事便依国舅大人之法,即日便拟旨。”
他顿了顿,接着问道:“诸爱卿可还有其他要事要奏?”
官员们相互望了望,皆是摇头。正当李治准备宣布退朝之时,阎立德的声音传了出来。
阎立德移向大殿中央,双手施了一礼道:“陛下,臣有本奏。”
李治对于他要上奏何事已经猜到了七八分,故作疑惑道:“哦?阎爱卿有何事要奏?”
阎立德腰快要弯到了九十度,衣冠整齐,站姿沉稳,一副十分恭敬的模样,上奏道:“臣谏言,斩首钦天监五官平章正。”
“嘶……”李治听到这话默默的倒吸了口凉气,没想到这老家伙如此狠毒。
百官听到斩首这两个字时,伴随着疑惑,又是一片哗然。
“钦天监五官平章正是谁?”
“堂堂工部尚书为何要斩了一位七品小官?”
“好像是一名叫明非的小生。”
……
众人窃窃私语道。
袁客师倒是一脸平静,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
长孙无忌倒是惊讶,连忙问道袁客师:“那个小子做了什么?为何让阎尚书如此生气?”
袁客师笑笑不语:“国舅大人待会儿便知。”
李治倒是有些不慌不忙,被告的明非先后预测出松赞干布之死与高侃大胜突厥,虽无功绩,但足以证明其才能,况且如今预测出大旱,仅一个工部尚书是干不倒他的。
况且明非是李治收的第一个同一个阵营的官员,正准备大肆培养,怎能斩了?
阎立德见官员议论纷纷,嘴角微微一笑,奏道:“陛下,钦天监五官平章正乃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不知其有何处能让陛下如此信任,下出如此劳民伤财的旨意,此子就是一个妖孽,臣认为定要除之!”
“什么旨意?”
众官员一头雾水,皇帝什么时候下了旨意?为何他们不知道?
李治缓缓笑道:“各位卿家有所不知,朕昨日确实下过一道旨,现在应该正在中书省起草,各位卿家未知晓也正常。
各位都很好奇朕下了何旨意,那么便提前告诉你们。
褚爱卿给各位卿家说说可好?”
李治把话丢给了中书令褚遂良。
褚遂良作为中书省最高长官,是已经知道这件事的。
褚遂良从官员队伍中走出,行了一礼,答道:“老臣遵旨,昨日钦天监五官平章正卜得今夏长安及其周围等地将有大旱,并提出良策,在泾、渭等八水修筑堤坝,农桑之地修建陂塘,由工部尚书主持修建。”
“什么?!大旱!”
众官员震惊连连,春天如此滋润,春雨绵绵,夏日怎会大旱?
夏日可是农物受水滋养之时,若是大旱,岂非绝了农户一年的收成?
民以食为天,食为江山社稷之根基,此事甚为重要!
但是……
“这五官平章正是何人,如何能预知大旱?虽说筑堤防修陂塘实乃良策,可是……若是并未发生大旱,仅凭此人一句话。实在如阎大人所说,劳民伤财啊。”
一名官员当众问出了所有官员心中的疑问。
李治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意会到了李治的意思,站在队伍最前列,对百官解释道:
“明非此子,是我与陛下共同提拔的。他乃是姥山仙人明老相师之子,深得其父真传。”
原来是姥山明仙人之子啊……官员们瞬间清楚了,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曾受过明相师点破,对他极为尊敬,因此称明相师为明仙人。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此子名明非,起初预知吐蕃弃宗弄赞之死,后又预知高侃大胜车鼻可汗,预言皆得到印证。
诸位觉得他是妖孽?要除之?”
众官员唏嘘,原来这小小的五官平章正竟有如此来历,且早已深得皇上以及国舅的信任。
长孙无忌话中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劝阎立德收回自己刚刚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