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看到这个态势后,只好说,没办法,咱就是这命了,认吧,一切都是时也,命也,运也。
不过,好就好在,新局长没有坏心眼,没有私心,也不贪小便宜,不收礼,不受贿。每项工作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暗示下属关照谁偏向谁。在他手下工作,不用冒什么廉政风险。
从这点上看,李阳和同事们就觉得这个局长还是能让下属得到一些东西的。这是一个守成型的局长,平安、平稳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想发展,就有点难。
难就难吧,人生在世,哪能每个阶段都能遇到伯乐和贵人呢。如果年年遇贵人,处处遇伯乐,那还不到中央去任职呀。
自求多福吧。平安无事,加班少,有时也是种福分。有时换一个角度看,不是领导给予下属少了,可能是下属的要求过多吧。
大家明白新局长的风格就好,理解万岁吧。
李阳到观山市畜牧局工作后,有一次回通平县,在一次散步中偶遇一位在县政协担任过领导的女领导,那女领导对李阳是一直比较看好的。
寒暄过后,当得知李阳现在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后,她就惋惜道:“小李啊,你怎么去市畜牧局呢,你去乡镇当个书记不好吗?在市畜牧局是很难提副处了的,你走错了。我不去看你先了哈,等你提副处后我再去看你。”
李阳说:“好的好的。谢谢关心。”这个女领导的这番话,也让李阳看清了市畜牧局在体制内的人心中的位置和老百姓心中的位置,那就是不重要,不显要。
想想也是,一个年终绩效考核一等奖都很难争取到的单位,怎么可能会出什么人才呢?这不是单位和同事自信不自信的问题,是体制内的人和领导都是这样习惯性的看待这个单位。这种看法,叫“看死”。
一个单位被人“看死”,被人认为不重要,那要出一个领导干部是很难很难的。除非该干部背后有大树,来畜牧局工作只是个跳板过渡一下。要不然,想从畜牧局提拔个处级干部,很难,很少有这样的先例。
这就是强势部门和弱势部门的区别。
然而,李阳既然来了,就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用一个通平县的退休老干部对李阳说的,即使在观山市畜牧局干到退休也无所谓啦,毕竟是市直单位,市直单位和县直单位还是有区别的,市直单位的福利待遇更稳定,更有保障。
遇到这么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新局长,年轻的同志们以后能走多远,只能认命了。
人啊,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历的人和事多了之后,就会心生感慨了,真的是像某位从市畜牧局交流到其他市直单位的一位副局长说的:发展,谁不想发展啊,你去发展试试?
是啊,谁也不想当鳝鱼泥鳅,谁都想鱼跃龙门,然而越往上越难,有几人成龙成凤?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