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陈振华与陈大旅长、战神副师长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统一的安排。
他们决定对所有的团进行重新整合,优化编制,每个团都精心布局 3 个老兵营,每个营又细致规划为 3 个连,后续每个团再补充一个新兵营,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安排,期望能够提升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然而,此时每个标准团的规模虽然控制在了 2000 人左右,但每个营还缺乏至少不低于 500 人的规模,这一缺口,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新兵团的 3600 名官兵肩负起了重要的使命。邢志国团长深知责任重大,他精心策划了新兵训练计划。在前一个月的训练中,每一天的安排都密密麻麻,紧凑而有序。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新兵们已经在操场上集合。邢志国团长亲自示范队列动作,他的身姿挺拔,动作标准有力。“一、二、一,步伐要整齐,要有气势!”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上午的体能训练,新兵们在烈日下奔跑、俯卧撑、仰卧起坐,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邢志国团长在一旁不断鼓励:“坚持住,战士们!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下午的战术训练,新兵们学习如何隐蔽、如何进攻、如何防守。邢志国团长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战术要点,亲自演示动作,让新兵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夜晚,当星辰布满天空,新兵们还要进行理论学习,了解战争的形势、战略战术的运用。
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新兵们如同上了劲的闹钟,每一刻、每一秒都在持续不断地努力。
他们心中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对敌人的仇恨,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才能为保卫祖国、为战友们报仇雪恨。
陈振华在安排好新兵训练的相关事宜后,暂时放缓了对晋城几个县城的立即战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斗志有所减退,相反,他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新兵们成长起来,等待部队的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靠勇气和决心,更需要充足的准备和精准的战略。在这段时间里,他没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
他首先将兵工厂和纺织厂安排妥当,确保武器装备和物资的供应能够满足未来战斗的需求。
随后,陈振华安排侦查营的官兵,踏上了在整个晋东南地区的巡查之路。他们的足迹遍布沁源、晋城等县城。每到一处,他们都仔细地观察地形,了解当地的民情,分析敌人的动向。
在沁源,他们翻山越岭,勘察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与当地的百姓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在晋城,他们深入街头巷尾,观察敌军的布防情况,思考着如何突破敌人的防线。
陈振华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胜利,为了人民的安宁,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此时的陈振华并不知道,远在石家庄的范子夏部,已经有了新的目标。借助陈振华再次派遣的运输营到石家庄蒿子镇,给予独立二团的支持和帮助,范子夏部正酝酿着一场重要的行动。
在这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中,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或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或许承受着失去战友的痛苦,但他们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们的勇气从未消失。
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迎来胜利的曙光。
与此同时,386 旅也面临着整体编制的整合,此时的 386 旅,规模不断壮大,不仅拥有了威名远扬的 771 团、772 团,还增添了新一团、新 二 团、新三团。
尤其是新二团和新三团,它们的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这无疑给陈大旅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要管理和协调好这些新组建的团队,使其迅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绝非易事,陈大旅长日夜操劳,思考着如何让这些团队尽快磨合,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
好在此时的黄崖洞兵工厂已经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外加上缴获的那些完好的枪支,很快一批批完好的枪支,外加大量的弹药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独立旅和 386 旅,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武器装备短缺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