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人事变动(2 / 2)

骑兵中有:赵云、曹纯、曹洪。

海军中有:太史慈、凌统、周泰。

五军都督府是由陆军最高统帅部、骑兵统帅部、海军统帅部、卫戎司令部、斥候通讯部组成。

大明的军政彻底分离,全国军队将由五军都督府管辖,军事战争、布局规划、人员调遣、人员升迁、战功统计、人员考核都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具体的任务就是哪里发生战事就由哪个统帅部管理,如陆地有战事就由陆军最高统帅部负责,海战由海军统帅部负责,卫戎司令部负责全国城防问题,斥候通讯部负责消息传递和统计。

如果发生战事,斥候通讯部会把消息传到相关统帅部,由相关统帅部根据战事规模大小,决定调遣多少军队?调遣哪些部队?由何人统帅?战争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

他们会制定详细的战略,然后上报皇帝和内阁,等批复以后开始执行,然后内阁会派兵部为开拔的军队发放军用物资。

这样下来,军队的权力被一分为四,各军团都督掌控兵权,五军都督府掌控指挥权,内阁和皇帝掌控驳斥权和同意权、兵部掌握后勤权。

这样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延误军机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战事恶化,但是却能保证权利不会被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防止了权臣的出现。

为了防止各军团都督长期掌控军队,导致军队失控的情况发生,大明还明文规定,各军团都督不可在本籍贯任职、每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后必须调到别的军团上任。

这就杜绝了都督们手握重权,导致藩镇割据的事情发生了。

这次由李旭主导的改革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皇权被严重削弱,内阁的权力也大大减少,增加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

如此大的变动,李旭自然得征得大部分人的同意,没办法,大明不是他李旭一个人能建立的,这天下更不是他李旭一人打下来的。

别人跟着他出生入死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让李旭卸磨杀驴?谁不是为了出将入相、门荫子嗣、光耀门楣!

自己要离开的事情还是要说的,既要让走的人有心理准备,又要让留下的人支持他的政策。

李旭召集了荀彧、荀攸、李儒、郭嘉、贾诩、法正、蒋琬、费祎、周瑜、曹真、姜维、陆逊、徐荣、卢植、邓艾、黄忠、关羽、马超等人,这些人中,有被李旭选中带走的,也有他专门留下来稳定朝堂的。

对于李旭的做法,大家大为震惊,他们倒是没觉得李旭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不过这个消息也太突然了。

就觉得皇帝最近有问题,从草原回来后就把自己关进尚书房三天不出来,出来后就开始急切的想把中原一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