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仲孺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是,若不是在这里,我都未敢奢望过还能尽上这点儿心意,也不曾设想过还能亲眼见到他的婚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春分时节,朔方城中的婚礼简朴而安静。
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喧闹的宴席,只有“共牢而食,合卺而醋”,象征着同甘共苦的结发之恩和恒久不已的夫妇之义。
两位长辈在朔方并没有多做停留。
婚礼之后的第五天,他们便谢绝了新婚夫妇的一再挽留,执意冒着风寒天气南归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上巳节到了。
然而在朔方郡的边关上,春意依旧显得稀薄。
这里地势高寒,白天尚可,夜间却依旧寒冷。
霍去病和建华原本计划在这一天去水边走走,以弥补前两年未能庆祝上巳节的遗憾。
然而,天公不作美,头天夜里便刮起了大风,狼嚎般的风声持续了整整一夜。
到了早上,天色依旧昏暗,推窗望去,只见漫天黄色的沙尘,几十步外便看不清人影。
建华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天气,这样的环境,哪里还能去水边过节?
霍去病原本已经推掉了所有的事情,准备与妻子共度佳节,然而面对这样的天气。
他也只得无奈地说道:“没办法,这地方一到春天经常这样,说实在的,我都担心这座朔方城早晚得给黄沙埋掉!”
虽然无法出门,但霍去病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事情做。
从早晨开始,他就伏案在写一份奏书。
这份奏书看来极其重要,他一连改了好几稿,终于在这一次定稿了。
只见他搁下笔,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满意。
这份奏书,或许关乎朔方的未来,或许关乎他个人的抱负。
无论如何,霍去病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责任的担当。
在这个边远的朔方,他不仅要守护这片土地,更要守护他所爱的人。而这份奏书,或许正是他实现这一切的开始。
在这个简朴而充满希望的婚礼之后,霍去病和建华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爱与温暖。
他们的故事,就像朔方这片土地一样,虽然苍凉,却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建华轻声问道:“你写完了?”
“已然落笔,你可愿一观?”霍去病的语调中带着一丝轻松。
“我能否一睹?”建华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自然可以。这份奏书,不久便将传遍长安的大街小巷。”霍去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建华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她轻盈地走到桌前,目光落在那简洁而有力的文字上: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
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千用事者,诚见路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
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
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
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建华快速浏览一遍,随即评论:“这口气,颇为客套。”
“或许吧,毕竟久未面圣,言辞间难免带了些客套。”霍去病淡然回应。
建华再次细读,目光停留在“待罪”一词上:“‘待罪’?此词是否过于沉重,或许可换一更为温和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