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灵一个冬季都呆在家里,不等秦公说话,他就迫不及待的要跟着一起离开,他不愿意在岳阳多呆一段时间,哪怕战争结束,他也不会回去,这里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
公子虔与孙大军师联手,从北方率领秦兵杀进了赵国的一座城池,赵国的军队一到卫国,就接到了西方的求救信号,不得不放弃了到手的利益,虽然心中郁闷,但也不得不返回。
卫国随时可以进攻,若是秦人占领了城市,想要夺回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再说了,他们攻打卫国的时候,连魏国都没有说一句话,你们秦国跑到这里来做什么,有钱吃饭了?
秦国贫穷落后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山东的国家虽然也听说过他们要改革,但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很多国家都是因为改革失败而灭亡的,秦国这种穷困潦倒的国家,能有什么出息?
原来,她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他国家的改革,往往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完全改变,而卫鞅、秦公,他们用了十多年才能做到的事,虽然没有吴起那么快,但也比楚国的吴起要激进得多。
现在秦国的改革尚未完成,等到四五年之后,秦国上下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新制度,那就真的要伤筋动骨了。
孙伯灵足不出户,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秦军的机动性很好,他们每个人都有很高的战力,只要好好培养,绝对是一只比老虎更可怕的部队。
这可是世界上最好的兵器,若是不好好操练,岂不是辜负了公子虔在卫国的损失?
卫国帝丘长街之上,人流如织,人流如织。
赵国的入侵并没有引起城内的恐慌,卫国公登基之后,卫国很多年都没有打过仗,所以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花钱解决问题,用金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寻求别人的帮助。
之前他向魏国求援,但魏国已经不行了,秦国却可以为他撑腰,如果赵国入侵,那损失的也是卫国公,赵侯要的是一块肥沃的土地,绝不会伤害任何商人和平民。
所以卫公才会如此克制,只会鼓励本国商人前往诸国,因为只有卫国人有利用价值,无论落在哪一方,对于商人平民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除非他们愿意让肥沃的土地成为一座没有任何用处的遗迹。
可是赵国打到这个份上,他们也不可能毫无反抗之力,因为卫家只有帝丘的城卫军,根本没有什么正规军,朝廷商议了数日,最终决定派出五百人,前往边关迎战。
他们手下的士兵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每一个都是家里的心头肉,拿出来就让他们肉痛不已,五百人就是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