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苍生(2 / 2)

韶龄传 程长风2 1405 字 6个月前

礼毕。皇帝笑问朱佑樘:“去看过你皇祖母了?”</P>

朱佑樘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父皇。儿臣从清宁宫来,先给祖母谢了恩。”</P>

皇帝便笑道:“好,给你媳妇挪张椅子。”</P>

朱佑樘谢了恩,两个小太监搬来两张圆凳。朱佑樘轻撞了韶龄一下,韶龄便明白也该开口表示一下感激,压着嗓子道:“谢皇上恩典。”</P>

皇帝向朱佑樘笑道:“你这媳妇儿真腼腆。”不等他应答,又转向韶龄道:“太子妃,抬起头让朕瞧瞧。”</P>

韶龄忐忑不安地谨遵圣命,站起来福了身,把下巴稍抬起些,尽可能做个温婉恭敬的表情。</P>

没想到万妃先开了口:“果然是个美人。怪不得那日兴王也要选这孩子呢。”</P>

韶龄尴尬地停在那里,她这才看见兴王与蒋新兰正在对面,想必也是来谢恩的,没想到比太子还先进来。</P>

蒋新兰那愤恨的眼神又向韶龄剐来,倒是兴王露出了他惯有的似笑非笑的表情。这“小道士”又打什么坏主意?</P>

“娘娘,所谓各花入各眼,那日选秀美女如花,可无人能说哪枝最好,儿臣当日不过随意一选,没想到差点选了未来皇嫂,好在娘娘和皇兄提醒,还要请皇兄不要怪罪。”兴王向朱佑樘作揖道。</P>

“四弟哪里的话,要多谢四弟成全,看见四弟如今也携了如花美眷,也算求仁得仁,我也安心了。”朱佑樘不客气的回道。</P>

韶龄总觉得他两话里有话,不过这里不是深究的地方,对面的蒋新兰正幽怨地看着朱佑樘,上首的万氏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皇帝则是尴尬万分,自己该是什么神情才好呢?她的脑中飞快运转。</P>

“咳咳。”皇帝打破了沉默道,“如今你们都已成婚,更要担起国家的责任。特别是太子,近来陕西大旱,你更要上些心才好。”</P>

“儿臣遵旨。”朱佑樘领命。</P>

“圣上,方才李道长提到了,彗星西坠,恐有大变,不妨让兴王辅助太子一同办差。”万氏提议道。</P>

兴王下跪道:“儿臣愿给父皇、兄长分忧。”</P>

朱佑樘显然没有料到,脸色有些难看。</P>

皇帝没有立刻回答,站起来走到两位皇子面前,看看兴王,最后的目光停留在朱佑樘身上,然后又踱回去,坐回上首,缓缓道:“此事容后再议吧,这里不是前朝大殿,今日只谈家事。”</P>

万氏还要争取,却被皇帝打断,正巧西北有军报,皇帝便起驾回了乾清宫。而朱佑樘与韶龄也找了借口离开昭德殿。</P>

路上,朱佑樘一脸凝重,韶龄以为他是为万氏提议让兴王插手办差一事,安慰他皇帝并未答应,应有转圜。</P>

谁知朱佑樘摇摇头说:“倒不关四弟的事。只是人人都说汉文帝是明君,可是他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不是天下苍生,而是神鬼之说。所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P>

“殿下,神鬼之说,古已有之。从始皇帝派徐福东渡到前朝的林灵素,此起彼伏。就连我朝太祖不是也笃信刘伯温的奇门遁甲之术吗?”韶龄安慰道。</P>

“难道太祖皇帝用刘基是为他的扶乩之术吗?那么他建议太祖皇帝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也是他夜观天象、卜卦得来的。”朱佑樘显然生气了。</P>

“殿下,也许太祖皇帝并不相信扶乩之术,但是不能否认有很多人相信啊。若是能以扶乩之术安定军心,也,未尝不可。”韶龄知道朱佑樘不喜,但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心里话。</P>

“没想到读过府学的女诸生竟也是这般见识。”朱佑樘拂袖离开。</P>

韶龄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跟上他的脚步,可是直到回到东阁朱佑樘都没有与她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