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筹备(2 / 2)

建立军校,培养军官人才,就提上了日程。</P>

与其同时进行的,还有黄岗县书院的搬迁事宜。</P>

这事是范离与张叔夜一起商讨后,得出来的决定。</P>

黄岗县书院,有着京东路最好的师资力量。</P>

没有哪个书院的教书先生,是一水的翰林院学士。</P>

更何况将来的黄岗县,将发展成为青州乃至京东路最大的工业区,书院放在那里,也确实不太合适。</P>

书院搬迁,讲武堂筹备,对于整个青州文人、武者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件。</P>

黄岗县书院在迁入青州城后,正式更名为青州大书院。</P>

书院开悟受道当天,就引来无数青州以及周边州府学子慕名而来。</P>

为何青州大书院开课,会引来如此多的学子?</P>

只因,翰林学士亲自授课的名号太过响亮。</P>

而为了军校筹备事宜,范离与张叔夜是冥思苦想,仅选拔讲武教官一项,就让二人愁的是焦头烂额。</P>

讲武堂可不是折冲府那么简单。</P>

军校的职责是为军队培养将官人才。</P>

只要能选拔进入讲武堂,并顺利结业,进入军中,就是军侯起步。</P>

起点如此高的军事院校,讲武教官当然要用最好的。</P>

可就像范离所担心的那样,教书先生好请,有真本事的将官,可不好找。</P>

筹备讲武堂的困难,让二人只能退而求其次,缩减课程。</P>

仅设步战班、军事通令班、侦查班、制图班、阵法兵法讲解班。</P>

而步战班由范文义出任教官,为了请二叔出山,范离可是亲自跑了趟黄岗山。</P>

小时候他可没少听二叔讲述行军打仗的事。</P>

步战班,交给这个从战场上杀回来的独臂老兵,范离是放心的。</P>

军事通令班,教授的其实就是战场传达信息的手段。</P>

旗语、号角、鸣金、擂鼓,通过不同的节奏,将官可以将军令传达给士兵。</P>

而军事通令班,则由督军司马曹正暂代。</P>

他本就是旗鼓手出身,让他来当这个教官,再合适不过。</P>

侦查班很是关键,所以范离必须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担任教官。</P>

陷阵营侦查一班班长耿良程,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自然要调他来担任。</P>

而制图班就更不用说了,范离就是靠着手里一张图,才能数次险中求胜。</P>

所以,制图班教官当然是由他亲自担任。</P>

阵法兵法讲解班,则由张叔夜担任教官。</P>

如今青州真正打过大战的名将,只有张叔夜一人。</P>

讲解行军布阵兵法运用,除了他,谁还能够胜任?</P>

教官人选确定后,调令随即就发了出去。</P>

不到两天的时间,从不同地方赶来的众将官就赴府报到了。</P>

接下来,就是编写教材。</P>

到了这一步,范离不可能独断专行。</P>

几位教官聚在一起,提出自己的意见,一步步完善优化教材内容。</P>

这几日,几人是忙的饭都吃不上,只顾着编写教材。</P>

张叔夜一大把年纪,州府的事情刚忙完,转头就又马不停蹄的来到讲武堂协助编写教材。</P>

可以说是在拿自己的老命,为青州博一条出路。</P>

这日,范离坐在讲武堂内,吃着手里的粟米团子,都在忙着工作。</P>

可就是如此繁忙,还是有人来找他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