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既然主公召见,我们自当速速前往,不可有误。”
两人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即迈步走出书房,沿着曲折的走廊向议事厅行去。
当诸葛亮与贾诩步入议事厅时,发现厅内已经聚集了众多谋士与将领。
荀彧、陈宫、荀攸、程昱、田丰、徐庶等人皆已就座,就连随军出征司隶的戏志才也赫然在列。
厅内气氛凝重而严肃,显然,今日议题非同小可。
刘轩端坐于主位,目光扫视全场,待众人到齐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乃是为了商讨近期几件大事。首先,便请志才先说说此次出征司隶的情况吧。”
戏志才闻言,起身向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即展开手中的奏表,开始详细汇报:“此次出征,我军以华夏军事大学毕业生为主力,关羽将军与我作为随军指导。整个过程,我们严格遵循主公的吩咐,不直接参与战斗,只作为旁观者,任由毕业生们自由发挥。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困难,但得益于他们的勇敢与智慧,最终都顺利克服,圆满完成了征讨司隶的任务。”
说到此处,戏志才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说道:“此次出征,涌现出了许多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特别是王迁与熊崇两人,他们在之前征讨冀州、幽州时便已崭露头角,此次更是表现卓越。”
刘轩听罢,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轻轻点头,赞许道:“好!这些年轻人,正是我们大汉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成长,意味着我们大汉的军事实力将更加强大。”
说着,刘轩拿起桌上的奏表,仔细浏览了一遍,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心中暗自思量:华夏之地,果然人才济济。即便是在这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仍有无数被埋没的天才等待发掘。王迁与熊崇两人便是例子,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於夫罗同期毕业,也能稳压其一头,实为难得的人才。这也更加坚定了他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决心。
将奏表放回桌上,刘轩微笑着看向众人,说道:“诸位,今日我便决定,根据此次出征的表现,为这些年轻将领在军中分配职务。他们既然有能力,便应给予相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
戏志才闻言,连忙答应,表示会立即着手办理此事。
安排完出征将领的职务后,刘轩又将目光转向荀彧与陈宫两人,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与期待:“荀文若、陈公台,如今司隶所有势力皆已清除干净,是时候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修建洛阳了。我之前已与华夏工程大学和制造院的人商议过修建的具体事项与图纸,你二人这几日便可着手安排,务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