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这个暑假,是蓝雪云平生过得最舒服、完整的。
往常的寒暑假,她其实和学生们一样,心情都是过山车一样的起伏不定,特别是学生们,通常体验最深的开学焦虑症,作为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比学生更为严重。
每次面对寒暑假,她都是“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那种心情。她倒是最喜欢那个,快放假的前的那个时刻,后来想想,这其实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那份自由的珍惜和渴望。
唯恐这个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这样被占据,被切割,被不喜欢的事情给塞得满满的。这时候,她就觉得是有根神经是被撕裂着,绷在那里,好像到了最大程度,随时会断掉。
每到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家长们就发现,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压力,被迫学习的学生,一到这个时刻,就会被一个无形的紧箍咒,给套的死死的。
还有学生,放假的起初阶段,觉得时间还很多,没心思写作业,放开手脚,狂玩,一直持续很投入地,享受那个自由快乐的假期。
整个假期,应该是交了,期末考试卷子的那一刻起,就把这些课本呀、作业、课外各种练习题等等,扔得远远越好。
从早到晚,尽量不让,这些可恶的作业,来打扰自己的好心情,自由快乐的那份执着。尽量把可恶的作业,从生活里面,剔除掉,纯粹的玩他个一个月,接近两个月。
只有到了,开学前的一个星期,才慌了,又拼命的、不分昼夜的、疯狂恶补作业,把整个假期的作业,要集中在,短短的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内写完,谈何容易啊?
作为老师,虽说没有像学生,被逼无奈的疯狂恶补作业,不分昼夜地,陷入这个死循环,老师们也一样,感受到那份焦虑和恐惧。
想起来那个,像拉磨盘,被套上缰绳,戴上眼罩,日夜连轴转的老师来说,也是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恐惧心理。
这个暑假,蓝雪云过得很完整,很愉快,是全方位的,没有被切割,没有被挪用,没有被粗暴的占用,侵袭干扰,彻底纯粹地,都归自己来支配和控制,那份舒心和美妙,是前所未有的。
是她从参加工作,教书的第一天起,这根紧箍咒,就一直紧紧的套在头上,几十年来,这份开心舒畅,这绝对是第一次啊!
她不像有些老师,为了那个业绩呀,职称啊,功名利禄啊。她似乎,把这些东西都放在脑后,只喜欢享受看书、教书、带班的快乐。
教书育人的理念和信仰,才是在自己最大的享乐,可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她却常常成为了天真幼稚,胡思乱想,不切实际不成熟的代名词。
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去向那些名和利亲近,不去热衷于,这些权利和关系,一副独往独来,特立独行,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的天真样子,自然就没什么朋友,没什么人,帮你说话,向你靠近了。一个骨子里把自己和别人切割开, 始终保持自己的那个世界里。
蓝雪云坐在家里的书房里,开心的看书,独立思考,刻苦专研着自己喜欢的学问,从来没有,因为是放假了,就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恰恰是如获至宝地,珍惜每一天,去大胆放纵地,不受任何人约束和限制地看书。
不愁这样的烦恼痛苦之事了,原来每天晚上,必须按时上床去睡,以保证第二天,按时起床去上班。骨子里的爱自由,才是蓝雪云今生今世,唯一要追求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
她现在,想起来,眼下的状态,就油然而生,一种轻松和快乐感,因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在一步一步地,向这个目标靠近着,上着班,还能有一份生存的保障。可以自由自在地,全身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问题,几乎困扰了,自己大半辈子了。欣喜安慰的是,目标越来越近了。
可她的这份不同凡响的暗自窃喜,只属于自己,是个人内心的小秘密,是无法给别人说的,是别人不理解,反而会认为她是个神经病,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个变态?可她自己却悄悄地,把这份快乐深埋在心底里,独自享受,独自封闭在一个密闭的个体世界里,无法告知别人。她能不兴奋激动吗?
哈哈哈,传达室门房,是自己的工作地,她想起了,斯宾诺莎打磨眼镜片,想起来了邓晓芒在码头,给人当搬运工。这些大哲学家,把灵魂和肉体的分分合合,思考的多清楚啊?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楼拜、叔本华、萨克雷们的丰厚家产能够继承。